对这类“聋哑人”机场不能“聋哑”

标签:
聋哑人关爱残疾人残疾人 |
分类: 时评 |
2015/9/7海峡导报
□钱夙伟
喻先生:昨天在厦门高崎机场T4航站楼等飞机,准备在自助打印机打印登机牌时,突然发现总有年轻小伙子过来主动服务,我也不好直接拒绝。当他帮我把机票打印好之后,双手递给我,我正要感谢他的善意,他却举起一个需要资助的小牌,写着自己是聋哑人。(9月6日《海峡导报》)
聋哑人是需要更多社会关爱的群体。但许多聋哑人自强自立,是生活中的强者,他们根本不会像这些“聋哑人”那样进行与强行索取无异的“有偿服务”,更何况让人感觉“如果不给钱,其他人可能就会围上来,强行找我收钱”。
这些人让残疾人蒙羞。当然,还很可能是冒充聋哑人。
据喻先生说,“朋友也说上次遇到一个一样的骗钱模式”。那么,这伙人早就在机场做这样的“生意”了,机场管理方应该不会看不见,何以未能制止?
喻先生说:“有关部门应该加以制止,不然可能会让外地游客对厦门这个城市有不好的印象。”而且这也损害了残疾人的形象,不利于全社会形成关爱残疾人的氛围。因此,就算从呵护关爱残疾人的角度,对这些“聋哑人”的“骗钱模式”也不能容忍。
前一篇:“自制车牌” 凸显权力失控
后一篇:既要有美语,更要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