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3 三峡晚报
钱夙伟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应届毕业生黎昊最近的另类之举引来一片围观和争议,这位在同学老师眼中的“三好学生”,5月11日当面向自己的多位老师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跳蛋(一种情趣用品)。老师们打开这包装得像手机的礼物,都以为这是小鸭子形象的玩具,进一步了解才知道,这是一款性用品。(5月12日《羊城晚报》)
许多老师收到礼物后,起初并不知道眼前这个包装像是手机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了解到原来是跳蛋后,不少老师都发出了“啊”的惊叹,其中有一位老师脸上一阵脸红,怔了一会才说出一句:“你这同学太坏了,这样恶搞老师真的好么?”而黎昊称,虽然几位老师多少有点尴尬,但短暂的惊讶过后,老师们都坦然大方地接受了。
但“坦然大方地接受”恐怕也是无奈之举。都说抬手不打送礼人,而且送礼人还是自己的学生,即使不认同,也自应有老师的大度和宽容。
许多人好奇黎昊为什么要送老师跳蛋,这样会不会不合适?甚至会不会显得无礼?黎昊这样解释,“它本身的设计理念就是‘去性化’的,造型外观不色情不恶俗,既可以做跳蛋,也可以做按摩器,做自动旋转的小玩具和摆设品,它本身就是定位于礼品的,是为了表达亲密情感而专门设计的,是特别的礼,送给特别的你。”
但无论怎样的“去性化”,毕竟还是跳蛋,有着情趣用品的功能。事实上,无论是网友“尖锐质疑”还是诸如中国知名性学家李银河的力挺,也是因为这份礼物的特殊在于“涉性”。也因此,目前80后和90后已经成为中国情趣用品市场的主体消费者,李银河甚至认为,以后这或许会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
但如果这真的成为“新的社会风尚”,却不知是喜是忧。固然,“性本身没必要过于难以启齿”,社会也应该本着更开放包容的心态去面对情趣用品,由此传播健康、正确的性爱观念,也有其积极作用。但是这就一定要“开放”到把情趣用品,不分对象地当礼物送吗?
按照我们的传统文化,性终究是一个隐晦、私密的话题,带有私密性的性用品,在大庭广众之下当礼物,也不符东方民族的传统习惯。即使所谓性文化,也终究应当局限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毕竟不是大众娱乐商业消费,不是相声小品,不是大话戏说,不是为了逗人一乐,更不是为自己博得名气的手段。因此,起码也得符合常识,受公序良俗的约束,否则,不免有哗众取宠之嫌。
实际上,现在需要提防的倒是时有“性”的擦边球,或者说“性”被当作一种“调味品”,无论什么“菜”,都洒上一些,以为刺激。在这样的背景下,清华生给老师送跳蛋,更不值得抬举。
清华毕业生送老师性用品 不值得抬举
2015-05-13北京晨报
钱夙伟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应届毕业生黎昊最近的另类之举引来一片围观和争议,这位在同学老师眼中的“三好学生”,5月11日当面向自己的多位老师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跳蛋(一种情趣用品)。老师们打开这包装得像手机的礼物,都以为这是小鸭子形象的玩具,进一步了解才知道,这是一款性用品。(5月12日《羊城晚报》)
老师“坦然大方地接受”恐怕也是无奈之举。
无论是网友“尖锐质疑”还是性学家李银河的力挺,也是因为,这份礼物的特殊在于“涉性”。也因此,当目前80后和90后已经成为中国情趣用品市场的主体消费者,李银河甚至认为,以后这或许会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但如果这真的成为“新的社会风尚”,却不知是喜是忧。一定要“开放”到把情趣用品,不分对象地当礼物送吗?所谓性文化,也终究应当局限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毕竟不是大众娱乐商业消费。因此,起码也得符合常识,受公序良俗的约束,否则,不免有哗众取宠之嫌。实际上,现在需要提防的倒是时有“性”的擦边球,或者说“性”被当作一种“调味品”,无论什么“菜”,都撒上一些,以为刺激。在这样的背景下,清华生给老师送跳蛋,更不值得抬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