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便宜理发店”尽显人情温暖

(2015-03-30 17:54:35)
标签:

最便宜理发店

人情

温暖

分类: 杂文

2015年03月30日赣州晚报 
○钱夙伟

“最便宜理发店”尽显人情温暖 朱师傅在给客人理发。万凌云 摄
“最便宜理发店”尽显人情温暖朱师傅95岁的母亲帮忙拆卷发棒。 万凌云 摄

       在江苏省丹阳市云阳街道的中草巷,有家“大方”理发店,门面不大,装修简单,但是每天店主朱洪生都要从早上7点半忙到晚上7点,前来理发的市民络绎不绝。除了手艺好,这里理发的价格也堪称丹阳城区之最——24年里,水电价格一再上涨,周边的理发店不断上调价格,现在剪个头发最低也要10元,但朱洪生理发现在只收5元。(3月29日人民网)

       朱洪生今年55岁,1979年参加工作时才19岁,已有36年的手艺。以朱洪生的手艺,“只收5元”显然是太廉价。何况“虽然收费低,但对于服务质量,朱洪生绝不马虎。不管是剪发、洗头、烫发,从不偷工减料,都弄得好好的。”

       维持“最便宜”,当然因为朱洪生自有其有利条件,“所幸现在这个店是我自己的房子,不然租店铺的话,房租就高得吓人”,95岁的老母亲身子骨还不错,“每当我忙得来不及的时候,母亲就帮我打下手”,“无形中降低了理发店的成本,也为低价理发提供了空间。”但显然,成本实际上并没有减少,归根到底是朱洪生执意要“让利”给顾客。

       那么,朱洪生何以要坚持“最便宜”?朱洪生坦言,大家挣钱都不容易,“来剪头发的都是老邻居、老顾客,我少歇点、多做点就带过去了,自己苦点、累点没什么,生活过得去就行了。”显然,“前来理发的市民络绎不绝”,与其说是因为“最便宜”,不如说是“最便宜”中自有体谅人、体贴人的温暖。

       而这样的温暖当然也会互相感染。比如顾客们几次三番地“催”着涨价。“24年来的4次涨价几乎都是在老顾客们催促下,朱洪生才涨的。”“老顾客们除了拿他的店跟别的理发店相比外,还常告诉他一日三餐的粮油也涨了多少倍。在众人的多次劝说下,去年他才将理发从4元涨至5元。”顾客们如此将心比心,无疑让朱洪生也收获了一份温暖,“虽辛苦,挣钱有限,但朱洪生忙得很开心。”

       显然,朱洪生看重的正是这份人情的温暖。固然,赚钱是为了生活,但人生活在社会之中,人是感情动物,人际之间,如果没有了人情的滋润,赚再多的钱也不会有温暖和快乐。不容讳言,功利至上的社会背景下,如今人际之间情与义的流失,已是让人忧心的现实。而人情不仅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也是社会有序规范的基石。也因此,尤其要为这家“最便宜理发店”点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