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收红包协议”何以带来更多红包
标签:
红包医生协议医德患者 |
分类: 时评 |

在笔者看来,医患双方签署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对遏制红包是号错了脉,开错了方。
患者到医院是来治病的,根本就没有签这样协议的义务。如果患者本来就不想送,这份协议就是对患者的不尊重,甚或成为一种“提醒”。即使是想送红包的患者,让他们签这样一份协议,也是不公平的。患者送红包,多半是出于无奈。本来,人家已经付了该付的费用,理应得到相应的医疗服务,又何须再送红包?送红包,无非是担心医生不尽责甚至故意刁难。
医生拒收红包,不过是职业底线。医生向患者索红包,与救死扶伤的职业特性背道而驰。这样的医生,当然不会看重自己的签字,所谓协议也就没有约束力。而对那些医德高尚的医生而言,签这样的协议,无异于“对人格的侮辱”。实际上,禁止医生收红包,早已三令五申,而收受红包的医生大多视若无睹,再多一个双向签字的协议书,又会有多少威慑力? 红包交易是一对一私底下进行的,双向签字的协议书反而可以遮人耳目,“带来更多红包”。
红包问题的要害,是医德的缺失,而目前需要加强和完善的,正是对医德的考核机制。如果有完善的医德考核机制并落实到位,让收受红包成为医生不敢触碰的高压线,又何需“双向签字”的一纸协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