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湖州钱夙伟
湖州钱夙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1,478
  • 关注人气:28,2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能把“扶贫路”修成“问题路”

(2014-10-21 18:48:30)
标签:

裂缝

施工方

扶贫项目

质量

偷工减料

分类: 时评

2014-10-21南国早报    
□浙江 钱夙伟

不能把“扶贫路”修成“问题路”有的裂缝可放下手指头。

       象州县象州镇岩村至铜盆村的村级公路,是一条“扶贫路”,长11.8公里,总投资600多万元,均为国家及县财政拨款。然而,铜盆村村民反映,去年下半年修好的一段路,如今已出现上百条裂缝,有的还起砂了。象州县交通局回应称,该道路尚没有验收,如有裂缝施工方会修缮处理。(相关报道见本报昨日A1叠8版)

       村民反映,“部分河砂有的来自风化石、冲砂等;可能是材料使用不当,才导致那么多裂缝”。“施工方并未安排压路机夯实路面,也没有分层次铺设石头、混凝土等”。当然,如此偷工减料,目前还没有得到证实。但施工方的说法“因地质、雨水等原因,去年修的道路有些裂缝属正常现象”显然不靠谱。一条还没有交付使用的道路,裂缝多达上百处,“有的粗得可放进食指;严重的裂缝,有20多米长”,这绝对不应该是“正常”的。

       也因此,是不是偷工减料暂且不论,质量的马虎,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象州县交通局称,目前该道路仍在修建中,出现裂缝,他们会督促施工方整改,验收合格后才能正式移交。但现在更需要的是,追查裂缝的原因,以及为何能够通过来宾市交通局的检验。

       扶贫项目用的是国家宝贵的扶贫资金,来之不易,本来更应“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以真正造福于村民。但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许多扶贫项目,有关方面当作对贫困地区的“恩赐”,因此疏于项目的监管。施工方的偷工减料也就不可避免,有的甚至将工程当作“唐僧肉”,能刮就刮。对于村级公路如此不堪的质量,象州县交通局表示,针对村民反映的新情况,他们将继续进村调查。真相到底如何,不妨拭目以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