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建筑何以如此“短命”

标签:
陈家祠沈阳夏宫广场湖滨校区短命建筑 |
分类: 时评 |
2014-10-16京江晚报
钱夙伟
一些建筑何以如此短命
2014-10-17福建日报
浙江·钱夙伟
像陈家祠广场这样的短命建筑并非个案,如2010年,南昌的著名地标五湖大酒店被整体爆破,建成仅13年。正因如此,我国创造了两项世界第一:在消耗了全球最多的水泥和钢材的同时,也生产出全球最多的建筑垃圾——每年高达4亿吨,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垃圾总量的30%-40%。
陈家祠广场被当作广州的文化名片。当初建造的时候,该广场规划有没有经过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否则,何以导致规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投入8亿元之巨的建筑说拆就拆,除了扰民,更是惊人的资源浪费。
当然,不少地方政府算的是另一笔账。比如,以前的投入,已经被财政消化了,现在将拆楼地块用于商业开发,又是一笔新的收入,于是政府不仅实现了盈余,老地块上的新建筑,更将成为一个政绩。显然,当建筑的频繁拆建,可以为某些政府官员谋取自己的巨大利益,却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那么,作为决策的拍板者,按自己利益的需要,说拆就拆,不仅不可避免,而且只会愈演愈烈。
已提交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陕西省建筑保护条例(草案修改二稿)》规定,既有建筑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不得拆除。显然,唯有如此立法约束,才能使城市的建设更加规范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