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区房乱象折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2014-06-23 17:05:38)
标签:

学区房

就近入学

择校费

乱象

教育资源配置

分类: 时评

2014年6月23日南宁晚报
■钱夙伟

学区房乱象折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有着“孟母三迁”传统的中国人素来注重对孩子教育环境的打造,根据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方案要求,到2015年19个城市将实行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政策,本来就炙手可热的学区房价格再次掀起小高潮,涨声一片。(6月22日新华网)

    不惜重金“求一房”,其实已是普遍的现象。择校现象曾经让所谓“重点名校”以“择校费”的名义大赚一笔,因此,教育部早在2010年就表示,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以任何名义和方式收取择校费,坚决切断收择校生与获得利益的联系。取消择校费,被视为实现教育公平的实质性一步,但显然,于择校现象,取消择校费并没有抓到点子上,只要有“重点名校”的存在,就有择校的存在。

    对此,在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的同时,杭州市曾采取堪称严格的措施。一方面,严格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取或变相收取择校费和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另一方面,以“学籍管理更严”“转校很难”,来阻止通过迁户口、买房的形式择校。

    但是,如果依然还有所谓“重点名校”的存在,那么,划片就近入学,以及严禁各种形式的择校,只不过是逼迫家长对于“择校”有更“提前量”的预谋。比如,早早地买好学区房,早早地举家迁往“重点”学校的社区居住,甚至采取假离婚这样的极端方式。当然,“择校”的成本,将因此更大,但“为了孩子”,显然不足为虑。当然,这也让房产商借所谓“学区房”大赚特赚。

    显然,因为所谓“重点名校”存在,因为“择校”的存在,又因为划片就近入学的政策,于其他非重点学校所在而且没有能力“择校”的学生,是不公平的。《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但于他们,无论贫富,显然都失去了在“重点名校”接受教育的机会。

    从根本上说,学区房乱象折射出的,其实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了受教育者不能享受平等权利的问题。也因此,说到底应着力于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与公平,比如,更多地向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倾斜,消除所谓“重点”与“非重点”的落差,让义务教育阶段的所谓“名校”不复存在,唯有如此,学区房乱象才可能真正终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