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收费何以越“减”越多

标签:
财经银行收费项目账户越“减”越多 |
分类: 时评 |
2014年6月17日联谊报>民主论坛
钱夙伟
微观点:要遏制银行收费越“减”越多,归根结底要靠有效而且有力的监管。只有依法监管,才是有效而且有力的。
尽管近年来监管部门多次发文要求银行减少和规范收费,但不少客户感慨:银行收费越减越多,免费的项目越来越少了!针对银行存在的各种不合理收费行为,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开展银行业收费专项检查,只收费不服务的坚决取消。
其实,问题不在于收费项目的多与少,而在于是否合法。而现在令人生疑的,正是银行收费的合法性本身。据称银行自行定价的依据是《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但这只是一个部门规章,其效力显然低于作为法律的价格法、商业银行法,更不能与这两部法律抵触。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孟勤国曾带领课题组对我国银行收费问题进行调研,结果令人震惊:2003年10月出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银行收费项目仅有300多种,但七八年间已经达到了3000种。
也因此,2011年三部委曾要求免除34项收费项目,且不说34项相对于3000种,明显是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况且,也并没有从根本上涉及银行收费的规范和合法性问题。事实上,多达3000多项的收费里,诸如零钞清点费、跨行取现手续费、密码重置费、短信通知费、小额账户管理费、打印对账单费等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其中有多少是合规合法的,依然是一笔糊涂账。
银行以利益最大化为追求无可厚非,但更应坚守自己的社会责任。利益驱使下的乱收费冲动不可遏制,与此相比,银行的自律不可避免地显得苍白无力,因此也必然是靠不住的。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一边公众质疑不断怨声连天,而另一边银行我行我素,以至收费乱象愈演愈烈。
无疑,要遏制银行收费越“减”越多,归根结底要靠有效而且有力的监管。只有依法监管,才是有效而且有力的。监管的滞后甚至缺位,正在于银行自主定价,本身偏离法治的轨道,而这样的偏离,又恰恰是监管部门认可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银行收费到底有多少是违法的,监管部门自己都说不清,又何谈监管?
银行收费何以越“减”越多
2014年06月10日证券时报
钱夙伟
尽管近年来监管部门多次发文要求银行减少和规范收费,但不少客户感慨:现在银行收费给人的感觉是越减越多,免费的项目越来越少了!针对银行存在的各种不合理收费行为,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开展银行业收费专项检查,只收费不服务的坚决取消。
其实,问题不在于收费项目的多与少,而在于收费是否有法可依。现在令人生疑的,正是银行收费的合法性本身。据称,银行自行定价的依据是《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但这个办法只是一个部门规章,其法律效力显然低于作为法律的价格法、商业银行法,更不能与这两部法律抵触。因此,建立在暂行办法上的收费制度,合法性不高。
如果银行可以依据部门规章决定收费项目,收费自然越来越多。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孟勤国曾带领课题组对我国银行收费问题进行调研,结果令人震惊:2003年10月出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银行收费项目仅有300多种,但七八年间已经增加到了3000种。如他所说,“如果对银行的收费方式再不加强制约和监管,恐怕以后进银行就要收进门费、空调费了”。
正是因为银行收费太多太滥引起了民众的普遍反感,2011年政府有关部门曾要求免除34项收费项目。34项相对于总量3000项,明显是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更重要的是,这次清理收费的行动并没有从根本上涉及银行收费的规范和合法性问题。事实上,多达3000项的收费里,诸如零钞清点费、跨行取现手续费、密码重置费、短信通知费、小额账户管理费、打印对账单费等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让银行客户意见很大,其中有多少是合规合法依然是一笔糊涂账。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备受争议的普通个人账户和公司账户的小额账户管理费,在这份通知中居然并未提及,因此,直至今天它们依然可以“合法”收取。
银行以利益最大化为追求无可厚非,但银行是特殊的企业,享受到了政府各种保护,所以银行不仅应该坚守自己的社会责任,并且其社会责任标准要比一般企业更高。在利益驱使之下,银行乱收费乃至乱涨价的冲动不可遏制,这是当前的现实,在这一现实面前,单靠自律解决不了问题,自律是靠不住的。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一边公众质疑不断怨声连天,而另一边银行我行我素,以致收费乱象愈演愈烈。
遏制银行收费越“减”越多的现象,归根结底要靠有效的监管。而只有依法监管,才是有效而且有力的。现在监管的软弱乏力,滞后甚至缺位,正在于银行自主定价本身偏离法治的轨道,而这种偏离很多时候又恰恰为监管部门所认可。银行收费到底有多少是合法的,多少是不合法的,监管部门自己都说不清,又何谈监管?如果只强调取消了多少种收费,以障人耳目,那么收费总项目必然会越“减”越多。
银行收费怎会越“减”越多?
2014-06-10长沙晚报
钱夙伟
银行收费何以越“减”越多
2014-06-10华商晨报
□钱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