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靠长江的武汉何以遭遇“水危机”

(2014-04-29 07:18:39)
标签:

远水

优势

长江

水危机

污染

分类: 时评

靠长江的武汉何以遭遇“水危机”
2014年04月29日中国青年报
钱夙伟

靠长江的武汉何以遭遇“水危机”
24日,在武汉东西湖区余氏墩水厂附近的汉江康居小区,居民在排队接水。

 

    4月23日晚,武汉市政府一条官方微博让这座千万人口的城市难以入眠。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武汉段水质被曝“氨氮超标”,沿线三家主力水厂紧急拉闸停产,一场“水危机”突袭江城武汉。(《经济参考报》4月28日)

    武汉紧靠长江,于水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遭遇“水危机”出人意料。据称“水危机”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全市260平方公里面积出现断水,30多万居民、数百家食品加工企业用水受影响,部分地区水压低。

    经武汉市政府权威部门检测,汉江武汉段水质氨氮值为1.59m g/L,超过1m g/L的国家标准。而氨氮主要的来源是生活污水、禽畜养殖产生的污水、农业化肥以及食品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水等。此次污染,可能是因降雨等因素导致禽畜养殖的污水大量流入河道,也可能是污水处理厂因为故障或者处理能力超载而应急排放,或是周边有食品企业偷排污水。

    显然,这是洁净水遭遇的“水危机”,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比如,浙江的杭嘉湖平原,雨量充沛、河网纵横,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钱塘江被誉为浙江母亲河,是杭州等城市用水的“大水缸”。而嘉兴与湖州更是水网密布,而且都傍着八百里太湖,然而现在却都陷于“借水”的窘境。又有报道称,被称为“郑州大水缸”的西流湖因为逐渐失去自净能力成了臭湖,位于中原的郑州已没有地表水可作饮用水源。

    如何应对“水危机”,目前的应急办法主要是借水,其实,所谓的“借”,实际上是买,根本不可能“还”。而且,随着污染区域的不断扩大,“借”也越来越难,比如,借水的距离势必越来越远。而且,如果大家都从尚未被污染的地区借水,清洁水源又如何能堪此重负?况且,借水超过一定的量,也将对水源地的生态造成破坏。

    即使借水,也难以彻底解决本地区的用水问题。比如,解决了城市的用水,乡村怎么办?缺水和水污染的矛盾,在乡村更为突出。

    目前缺的只是好水,而污水则越来越多。如武汉,长江本是大自然的恩赐,我们却让一江好水变成了污水。近水不保,远水必忧,如果再任污染蔓延,水危机将全面爆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