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5半岛都市报
钱夙伟
W020140409371972341632.jpg勾犇/图
4月3日,有网友反映,广东省中山市机关第二幼儿园的新生入学网上申请登记表中要求家长填写能为学校提供的资源,而且如果家中有处级干部还需要如实填写,网友质疑幼儿园此举涉嫌歧视。对此,园方回应称,此报名表并非第一年使用,家长误解了园方本意,已在教育部门要求下对报名表进行了修改。(4月4日人民网)
是“家长误解了园方本意”,还是如网友所说“太过功利”?从当下的现实来看,这其实不言而喻。至于“并非第一年使用”,则表明这样的“太过功利”由来已久。当然,这也并非这家幼儿园的“原创”,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类似的“拼爹”已屡有所闻。
这不仅只是趋炎附势,更是把教育当作牟利的工具,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本钱”,家长的官职越高,意味着越有“实力”,可以在此后的交易中,让自己的“效益”最大化。对教师及学校而言,这显然是自毁形象。教育的力量,来自于人格的力量。教师本是个特殊的岗位,有“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崇高称号,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决定着自己的人生,更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并往往影响学生一生的走向。为人师表的老师如此“言传身教”地给孩子“启蒙”,不仅老师本来的崇高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轰然倒塌,老师们以后的教育效果也可能抵消为零。
如此“拼爹”,势必让更多的孩子刚刚步入校园,就遭遇不公,让他们从小处于这样一种不平等乃至歧视的氛围里,这对他们心灵上的伤害,很可能是无法弥补的,甚至蒙上终身难以摆脱的阴影。而于那些家长有着显赫官职的孩子
,以他们的幼小和单纯,置身于如此的环境中,也很难做到正确对待,因此同样将危及他们的健康成长。
实际上,如今的学校早已不是一块净土,“官本位”思维污染了孩子纯洁的心灵,也扭曲了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比如班干部已经异化成为权力的象征。这种“傍官”乱象,无疑让人焦虑。
查查此类幼儿园背后有无猫腻
2014-04-09福建日报
浙江·钱夙伟/文
近日,广东省中山市一所幼儿园在学生入学时,要求家长登记能为学校提供的资源或便利,以及家中是否有处级干部等。遭举报后,当地教育局责令幼儿园对登记表进行了更正。
当事幼儿园辩称,相关登记是出于开展社会实践时能有相关单位提供帮助的考虑。在我看来,与其说是为幼儿园里的孩子发展着想,不如说是为幼儿园自身牟利。对园方来说,登记了家庭资料,便可以有针对性地利用那些社会地位高、权力大、社会关系多的家长,动员和利用这些资源为其服务。
幼儿园俨然成了“权力资源”的挖掘机,必然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比如,区别对待不同背景的孩子,家庭背景普通的学生可能会因此受到人格尊严的伤害、利益的损害。
教育领域容不得一丝杂质,有教无类、一视同仁理当是该遵守的准则,相关部门应该及时纠正园方如此市侩功利的观念。同时,也应顺藤摸瓜,追查此前该幼儿园有没有利用家长的资源,违规获得过好处或便利,一旦发现便严厉惩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