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日河北日报
□钱夙伟

近日,某社交网站发起了一个名叫“最炫文言风”的活动,其“文言”的内容涵盖了众多网络流行语,甚至还涉及诗歌、歌曲等当代文艺作品。一时间,网友兴致高涨,纷纷开启“文言文模式”。更有网友抛出攻略,给出速成“古代文艺青年”的“三步法”。在这股“文言神翻译”风潮引发热议的同时,“古典文化回归”的话题也再次引起公众关注。(据《人民日报·海外版》3月31日报道)
和其他网络流行语言一样,“最炫文言风”为网友发挥娱乐天赋、语言才华提供了一个新平台,也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新的情趣和快乐。比如“富贾,可为吾友乎”、“膝为矢所伤”,相对应的网络流行语是“土豪我们做朋友”、“直膝箭”;又如“何弃疗”被译为“汝何如停疗”、“女汉子”被译为“安能辨我是雄雌”……无不让人忍俊不禁。
相比于“凡客体”的“我是……我也是……”,“淘宝体”的“亲……”,“咆哮体”的“有木有”、“伤不起”、“我勒个去”,以及“马上体”的“马上……”等,“最炫文言风”显得更有文化含量。这从网友们“神翻译”的英国女歌手阿黛尔的歌曲《Someone
like
you》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已闻君,诸事安康”、“已闻君,得偿所想”、“毋须烦恼,终有弱水替沧海;抛却纠缠,再把相思寄巫山”……如此优美的“文言”翻译,让网友们赞不绝口:“翻译得太美”,纷纷“给母语点赞”。许多人更是因此对古典文化产生了强烈兴趣,表示“突然有种想学好文言文的冲动”。
然而,对这些带有“文言风”的语言,也有人认为“不过是白话文强做文言辞藻罢了”,一些专家也称多数不过是搞笑而已。但不可否认,这股在文言中加入通俗、娱乐、时尚元素的“文言风”,使古文不再艰涩、深奥,不再远离生活,让人们对文言文有了新的认识,拉近了与文言文的距离。其洋溢于字里行间的优雅、从容和书香气息,更是改变了现今网络语言的直白乏味甚至粗鄙。而由此激发的“想学好文言文的冲动”,也必然会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
现在,几乎每天都有网络文体和词汇在涌现,但大多都是“各领风骚三五天”,“最炫文言风”或许也会如此。但无论如何,“最炫文言风”毕竟让网络语言多了一点文化含量。“最炫文言风”能刮多久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从中得到坚守、弘扬传统文化的信心,得到如何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的启示。正因如此,对“最炫文言风”,我们大可不必吝啬自己的“赞”。
给最炫文言风一点掌声
2014年4月1日北京晨报>快评论
钱夙伟
近日,一股“最炫文言风”的活动在某社交网站兴起,在这股“文言神翻译”风潮引发热议的同时,“古典文化回归”的话题再次引起公众的关注。(《人民日报》)现在,几乎每天都有网络文体和词汇涌现,有不少只各领风骚三五天,“最炫文言风”大凡也会如此。而且,多数不过是搞笑。但无论如何,“最炫文言风”终究让网络语言多了一点文化含量,至于“最炫文言风”刮多久也并不重要,只要我们坚守弘扬传统文化的追求,生活中将不乏文化气息和涵养。也因此,对“最炫文言风”大可不必吝啬掌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