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03西安晚报
文/钱夙伟
图/王成喜
“车改生活不改”,2月28日,福建厦门一家汽车经销商打出的口号,成为网络热议焦点。在这条经销商解释为“仅作为形象展示”的广告上,一套为公职人员量身定做的零首付购车方案和广告展示图片下方的诸多豪车车标,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3月2日《中国青年报》)
“公车改革后,公职人员购车刚需自然增加。”主打公职人员这张牌的汽车商家越来越多。出于商家的逐利性,作为一种营销策略,这早已屡见不鲜。然而,因为优惠对象特定为公职人员,无疑刺痛了公众敏感的神经,也因此,大部分网友都对这套方案呈“声讨”态势。
固然,如一位福州中层干部所说,比较理性地看待公职人员这个群体和一些商家的正常市场行为,“而不要用简单的‘仇官’心理”来看待这一问题,一切就都很简单了。但是,
“仇官”其实是一个伪问题,真正的问题,却是商家为何如此“媚官”。
或许商家以为,“公职人员收入稳定,信用度又高,贷款给他们更放心,这很正常”。但信用是道德品质,收入本身与信用并无必然的联系。这当中有无风险暂且不论,问题还在于,“这么做,明显涉嫌消费歧视。公职人员可以零首付,平头百姓却不可以,这让我们普通人情何以堪?”甚至有网友认为,这是在制造新的“社会不公”。实际上,一视同仁、童叟无欺,从来都是我们的商业传统。
显然,这于商家是丢掉了维护公平的社会责任,也必然有损于自己的道德形象,而市场的竞争,从根本上说,应该是品牌、形象的竞争,而这需要长远和战略的眼光。否则,即使眼下确实成就了“高端营销”的一片红火,但是,却必然制约和影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其实是得不偿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