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千棵古枣树被砍与市中心留80亩菜地

(2014-02-20 21:09:39)
标签:

生计

林地

林业局

洪山菜薹

新郑市

分类: 时评

2014-02-20中国绿色时报
钱夙伟 

上千棵古枣树被砍与市中心留80亩菜地一女村民抱着被挖出又被丢弃的古枣树哭泣。
上千棵古枣树被砍与市中心留80亩菜地2月3日,菜农正在地里摘菜薹 
    近日,有网友反映,春节前,河南省新郑市薛店镇花庄村上千棵古枣树夜间遭人砍伐,村民闻讯后阻止砍伐行为,保护剩余古枣树林,与施工安保人员发生冲突,三个村民受伤。(2月10日《东方早报》)

    这真是令人痛心。据称新郑市林业局回应村民,是移栽不是盗伐,已通知立即停止施工。这其实更让人愤慨。“1月16日晚上8点左右,村支部书记带着四五十人和7台小挖掘机来到保护区内开始挖枣树”,这是“移栽”吗?抢在晚上动手,这显然是要避开村民的阻拦。

    就算是移栽,且不说“确实没有办理移栽手续”,实际上,多达17660株,也根本不可能一一移栽,而且,于百年以上的枣树,移栽无异于是要这些古枣树的命。

    据悉,新郑市曾被国家命名为“优质红枣基地”和中国名特优经济林“红枣之乡”,是我国古枣树数量保存最多的县(市)。从保护名特优产品的角度,也根本不容移栽。

    那么,何以还要“移栽”,据村民说,这上千棵古树被砍伐,是因为枣树林所在的地被人盯上了。村民称,近年来,因土地开发和各项工程及道路建设大量占用林地,毁掉的古枣树数量惊人。而这上千棵古树,虽保留至今,却终于难逃噩运。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的一则报道,在高楼林立、寸土寸金的武汉市区中心,有一片80余亩的土地只用于种菜,这一“奇景”已持续了10年之久。这里便是洪山菜薹最后一块原产地。(2月5日《现代快报》)

    洪山种菜薹有1700年的历史。洪山菜薹为武汉“国宝级”农产品,与武昌鱼齐名。唐朝起被封为“金殿玉菜”,成为贡品。而奇异的是,这一品种仅适宜在洪山附近生长。原因是这里的土壤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磷等矿物质;另外,洪山和南湖之间“聚宝盆”的地形,形成了一片“暖冬小气候”,只有这里长出来的菜薹,味道才正宗。

    当然,这80余亩土地种菜,绝对是“亏本”生意。据估算这块菜地价值超过了15亿元。与这一天文数字相比,种菜显然没有经济效益可言。按亩产1500公斤算,这块地每年约产1.2万公斤菜薹,按每公斤600元计算,一年的收入只有800万元左右,要赚到这块地现有的商业价值,要种200年菜。

    然而,原产地的洪山菜薹一旦失去,却是再多的真金白银也弥补不了的。就如新郑的枣树地,卖的钱再多,但一旦古枣树砍伐殆尽,我们还吃得到古枣树上结出的枣吗?而“优质红枣基地”又何以为凭?况且,卖土地的钱用得完,“优质红枣基地”却是一代代枣农的生计所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