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绿博会”的节俭叫好

标签:
实效亮点绿博会内蒙古节俭 |
分类: 时评 |
2013年10月15日北方新报
本报特约评论员
10月12日,各种车辆停满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前的停车场
10月11~13日,首届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没有鲜花,没有彩旗,不放礼炮……厉行节俭是本届博览会的一大亮点。(10月14日《北方新报》)
据组委会介绍,筹备期间,主办方多次召开会议,提出必须节俭办会,粗略统计,博览会期间压缩了1/3的预算开支。如今倡导节俭,这是一种积极的身体力行。
“绿博会”的节俭,其实更展现出一种务实的作风。如记者随机采访的其他盟市几位参展商所说,鲜花、气球、拱门等这些装饰对办好博览会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相反,精打细算,勤俭办会,树立新风,努力把本届博览会办成庄重简洁、特色鲜明、富有实效的农畜产品盛会才是根本。同时,节俭办会也更有利于参展企业与市民、客商实现高效对接。
也正是坚持节俭办会,省去繁文缛节,本届“绿博会”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实务,积极创新内容和形式,把博览会真正办出了成果。如外地客商的评价,“博览会参展内容丰富,是内蒙古农畜产品发展的缩影。走在各个盟市的展区间,人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全面的内蒙古。”
不容讳言,现在不少地方为了所谓展示形象、提升知名度,无不大手大脚,动辙就是“大手笔”,互相攀比之下,成了烧钱的比拼,甚至不少贫困地区,宁愿勒紧裤腰带,也要打肿脸充一回胖子。其实,如此铺张浪费,不仅讨嫌,于活动本身来说也喧宾夺主。
一些外地客商认为,“绿博会”已经成为推介内蒙古的重要品牌,而“绿博会”的节俭,显示了内蒙古的自信、成熟,更成为内蒙古一张响亮的让人印象深刻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