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千万造个大学校门值不值

(2013-08-18 10:13:25)
标签:

大师

文化内涵

旅游景区

武大

校门

分类: 文化

2013年08月23日工人日报>科教时评
钱夙伟

花千万造个大学校门值不值大门就能撑“脸面”? 李法明 画
    近日,据媒体报道,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总投资1100余万元的武汉大学新校门初露芳容:是原来1.12倍大的新牌坊已树立起来,门口广场也已现轮廓。
    据称新校门完全按照劝业场门口的“1937版”老牌坊修建,“位于老的校园中轴线上,即劝业场老牌坊的中轴线上”,“保持了老的文脉”。然而,以为仿制个老底子的校门,就能延续传承文化,显然太过天真,一个假古董,承载不了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文化内涵。
    当然,这个新牌坊不失为一个景点,但是,大学不是旅游景区,大学的经费,不是用于吸引游客。许多大学确实比景区更让游人向往,但这归功于其文化氛围。不少有着历史积淀的大学的人文景观,当时其实不过是出于实用目的建造,而非刻意要造一个景物。否则,无论什么时期,大兴土木都必然挤占有限的教育经费。
    实际上,如此不惜在校门上下血本,如今几成时风,现在不少大学都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大门。如山东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大学,几年前因为“高校最大、造价最高的大门”,就曾引起网民哗然。而其大门的壮观,也确实令人叹为观止,大门居然有多达28根巍峨的柱子,据称这是象征着这所大学28年的历史,而这显然令人匪夷所思,如果今后这所大学走过更长的历史,比如百年的时候,莫非大门就要立一百根柱子?
    据称武大整个新校门在今年11月底120周年校庆之前将全部完工。到时候,这个新校门当然会被学校当作一个“亮点”甚至是学校领导的“政绩”炫耀,因此,说白了,这不过是一个面子工程。竞相建造豪华校门,折射出的,不过是根深蒂固的面子观念,以及急功近利的“政绩”冲动。
    大学理应是崇尚科学与文明的一方精神净土,如今也在浮躁功利时风熏染之下有些变质,而大学的所谓文化精英们,照样不能免俗。只是,按“大学就是校门大”的思维模式办大学,究竟还能不能办成一所延续文化传统弘扬科学精神的现代大学?我们需要的是开放、包容的校门。国外不少名校的门都是不起眼的,哈佛的校门“既不高也不大,主门不过高约四米、宽约三米半”,剑桥甚至没有校门,“剑桥镇上找不到具体的大学位置,剑桥大学没有围墙,是完全开放的”。没有校门的名校,正是以平等的、坦然的、积极的姿态,接纳每一个人。也许有一天,我们不再执着于建设高大的校门,学会接纳,学会包容,大学也就能成为真正的大学了。


近百万造个校门值不值

2013年8月18日珠江晚报
□钱夙伟

花千万造个大学校门值不值 一块崭新的武大牌坊在拆除前的原址上拔地而起。记者何晓刚摄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总投资1100余万元的武大新校门昨初露芳容:是原来1.12倍大的新牌坊已竖立起来,门口广场也已现轮廓。(8月17日《武汉晚报》)

  据称新校门完全按照劝业场门口的“1937版”老牌坊修建,“位于老的校园中轴线上,即劝业场老牌坊的中轴线上”,“保持了老的文脉”。然而,以为仿制个老底子的校门,就能延续传承文化,显然太过天真,一个假古董,承载不了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文化内涵。

  当然,这个新牌坊不失为一个景点,但是,大学不是旅游景区,大学的经费,不是用于吸引游客。当然,许多大学同时也确实比景区更让游人向往,比如北大清华,但这是因为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氛围,现在的人文景观,当时其实不过是出于实用,而非刻意要造一个景物。否则,无论什么时期,都必然挤占有限的教育经费。

  实际上,如此不惜在校门上下血本,如今几成时风,比如,现在哪一所大学,没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大门?山东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大学,几年前因为“高校最大、造价最高的大门”,就曾引起网民哗然。而其大门的壮观,也确实令人震慑,大门居然有多达28根巍峨的柱子,据称这是象征着这所大学28年的历史,而这显然令人匪夷所思,如果今后这所大学走过更长的历史,比如百年的时候,莫非大门就要立一百根柱子?

  据称武大整个新校门在今年11月底120周年校庆之前将全部完工。到时候,这个新校门当然会被学校当作一个“亮点”甚至是学校领导的“政绩”炫耀,因此,说白了,这不过是一个面子工程。竞相建造豪华校门,折射出的,不过是根深蒂固的面子观念,以及急功近利的“政绩”冲动。

  大学理应是崇尚科学与文明的一方精神净土,如今也已在浮躁功利时风熏染之下,而大学的所谓文化精英们,照样不能免俗。只是,按“大学就是校门大”的思维模式办大学,究竟还能不能办成一所延续文化传统弘扬科学精神的现代大学?显然,可以让“1937版”的校门重新“回来”,却“请不回”“1937版”的“大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