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噪声污染底气何来?

(2013-08-03 15:32:14)
标签:

成本

威慑力

执法部门

禁噪

噪声污染

分类: 时评

2013年8月2日北方新报

本报特约评论员  钱夙伟

 

  昨日《北方新报》报道,呼和浩特市干部管理学院宿舍楼多位居民反映:博尔顿广场工地24小时施工,工地上的灯光也特别亮,居民们根本无法休息。该工地的工程监理称,“这也没有办法,白天太热,你可以看看,呼和浩特几乎所有的工地都在昼夜施工。”而呼和浩特市环保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该工地继续昼夜施工,居民可以拨打环保热线投诉举报,执法人员会到现场下发整改通知单,要求限期整改。

  工程方对噪声污染的不以为然,恰恰是因为执法的不严。以至噪声污染的风险成本太低,比如“下发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之类的执法,其实根本没有威慑力。现在,对于噪声污染的严格执法,一般都出现在每年的高考中考期间。而平时,大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显然,对于噪声污染的危害,包括环保执法部门,还缺乏应有的认识。对噪声污染的执法,也并没有到位。

  其实,噪声于需要绝对安静的场所比如医院、考场的危害暂且不论,于一般人,虽然看似不会造成直接的严重的后果,却也并非小事。噪声的污染,既干扰工作环境,又影响生活质量乃至身心健康,因此造成市民心境心态的恶性循环。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其中就包括原来可以忽略不计的噪声干扰,宁静的城市环境已成为每位市民的心愿。但是,另一方面,现在虽然噪声让人无法忍受,市民却又无可奈何。实际上,一个安静的城市,并非不可能,最近到欧洲旅游,从巴黎到罗马,都是国际大都市,但给人印象最深的,却是安静。

  而于我们,既然高考中考期间可以做到“禁噪”,平时又为什么不可以?说到底,关键还在于严格的执法。如果法规落到实处,工程方又何来“这也没有办法”的底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