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日长春日报
钱夙伟

6月30日23时许,合肥市安庆路第三小学的校园内,依然传出阵阵笑声、欢呼声。该校149名六年级毕业生正在体验“操场卧谈会”。从当晚19时到第二天7时,毕业生和老师一起,吃冷餐、搭帐篷、睡睡袋,共同度过小学时光的最后12小时。(据中安在线)
学校负责人说“这是一份学校送给孩子的特别礼物。”以孩子们在操场过夜这种方式,取“回眸、感恩、愿景,梦想从这里起航”为主题,“希望能用这种特别的方式,让孩子们记住这一天。”实际上,孩子们一定会永远记住这一天。
要准备这样一场毕业典礼,意味着要给老师增加很多工作难度甚至压力。而许多学校,正是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知难而退”。而这当然不仅体现在毕业典礼中,更体现在一些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中。
老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因为师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更因为出于这样的职业特性,而把学生今后的成长,当做自己的责任。而如此可能影响今后人生的毕业典礼,正是还原了教育教书育人的本义。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老师这个有着极高职业道德要求的职业,已被一些人蜕成一种市场行为,而从中折射出的,是千百年来绵延不绝纯洁高尚的师德,在令人痛心地流失。而这正是目前教育的软肋。为人师表的老师若是自私的,教育出来的学生,还能品德高尚吗?夜宿操场的毕业典礼,无疑为当下的师德树立了一根标杆。这并非是说,所有的毕业典礼都要夜宿操场,但其中体现的宝贵师德,应是所有的毕业典礼都不可或缺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