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4日湖州日报
钱夙伟
端午节前夕,太原市长治路一家饭店向社会推出一款用松露、鲍鱼、泰国香米等食材制成的粽子,其单个售价高达9999元人民币,在太原市民中引起广泛的争议(6月9日《南方都市报》)。
几乎每年端午节,都会有商家不甘寂寞,“推出”这种天价粽子,似乎要给端午节制造一点气氛。然而,这其实只会让粽子变味,让端午节异化。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一种最为广泛流传的说法是起源于纪念屈原。据传屈原抱石投汨罗江身死后,人们用饭团投祭屈原。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进而发展成粽子。
也因此,粽子应是多么朴素的民间食品。实际上,粽子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形象就是用竹叶包糯米,这个形象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搞得过于豪华,既是一种资源浪费,也是对端午文化的伤害。
无疑,粽子在传统节日里有其特殊的意义,但这种意义更多的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人文情怀的延续,甚至可以说,粽子象征着一种忧国忧民的境界。于屈原颠沛流离,却始终不忍舍弃自己国家的苦难一生,如此奢华的“鲍鱼粽”,屈原若地下有知,又情何以堪?
其实,大凡天价粽子皆有着公款消费的背景。今年由于限制三公消费等因素,高端礼品的消费明显大幅降低,许多商家已经改走主打中低端礼品的路线,而这也应该是粽子这种食品本来属性的回归。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家饭店依然推出天价粽子,当然有着自己的盘算。或是以此炒作造势,提升“知名度”,这于今也屡见不鲜,或是投富人之好,据称这种粽子已经卖出15个,如果属实,那么天价粽子也确实有着一定的市场。
然而,这无疑都要以传统文化的变样、弱化甚至消蚀为代价。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传统节日,是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特殊的价值、特殊的情感内涵和情感需求,显然,呵护、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维护传统节日的纯洁,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也因此,商家逐利无可厚非,富人炫富甚至烧钱也悉听尊便。只是,这一切都不应扯上端午节以及粽子。显然,于当下,于端午节这样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节日,尤其应该避开急功近利的喧嚣和浮躁,更需要的重温屈原的理想,守住精神的家园,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提升文化品位。
“天價粽子”異化端午節
2013 年6月12日澳門日報>看法說法
錢夙偉
端午節臨近,太原市一家飯店向社會推出一款用松露、鮑魚等食材製成的粽子,其單個售價高達九千九百九十九元人民幣,在太原市民中引起廣泛的爭議。幾乎每年端午節,都會有商家推出這種天價粽子,似乎要給端午節製造一點氣氛。
端午節為甚麼要吃粽子?據傳屈原抱石投汨羅江身死後,人們用飯團投祭屈原,進而發展成棕子。棕子應是多麼樸素的民間食品,搞得過於豪華,旣是一種資源浪費,也是對端午文化的異化。無疑,粽子在傳統節日裏有其特殊的意義,但這種意義更多的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人文情懷的延續,甚至可以說,粽子象徵着一種憂國憂民的境界。
其實,大凡天價粽子有着公款消費的背景。今年由於限制三公消費等因素,高端禮品的消費明顯大幅降低,許多商家已經改走主打中低端禮品的路線,而這也應該是粽子這種食品本來屬性的回歸。在這樣的背景下,這家飯店依然推出天價粽子,當然有着自己的盤算,或是投富人之好,據稱這種粽子已經賣出十五個,如果屬實,那麼天價粽子也確實有着一定的市場。
然而,這無疑都要以傳統文化的變樣、弱化甚至消蝕為代價。商家逐利無可厚非,富人炫富甚至燒錢也悉聽尊便。只是,這一切都不應扯上端午節以及粽子。顯然,於當下,於端午節這樣一個充滿人文精神的節日,尤其應該避開急功近利的喧囂和浮躁,更需要的重溫屈原的理想,守住精神的家園,在傳統文化的燻陶中提升文化品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