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克莱登”院士头衔何以热卖

(2013-04-02 08:03:29)
标签:

正义

诚信

克莱登

院士头衔

热卖

分类: 时评

2013年4月2日新闻晚报
□钱夙伟

 

    听起来似乎比中国科学院还要高一个级别的“国际科学研究院”,标价5000元卖“院士”头衔,还在全国各地发展“分院”。其“北京办事处”表示,研究院现在已经有近1000名研究人员受聘。

    这家所谓的“国际科学研究院”的“院士”头衔如此“热卖”,当然是因为有着显赫的“背景”,比如“国际”的头衔,“现任院长是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美国前副总统艾尔·戈尔”,以及“总院地址在美国纽约曼哈顿62街32号”。

    然而,愈如此,也愈如街头演滥了的骗局,甚至几乎不用动脑筋就能做出判断,如此级别的院士是5000元“通联费”就能“买”到的吗?如果再稍稍查一下,更是漏洞百出。比如,搜索纽约市地图发现,曼哈顿分别有西62街和东62街,但都没有32号,更不存在所谓的“国际科学研究院”。你能想象,一家自称设在美国的洋机构,在聘书上居然称受聘“院士”为“同志”吗?

    实际上,这样的闹剧近年来屡屡上演。比如,去年美国北达科他州教育监管机构发布一份内部审查报告称,狄克森州立大学俨然成了一座专为留学生打造的“文凭工厂”,而96%的学生来自中国。这所大学的双学位国际项目连续9年“生产”出410个学士学位,但真正修完所有课程的学生仅有10名。而现在的“国际科学研究院”,显然已经升格成为“院士工厂”。

    如此学历乃至学术荣誉的造假,当然源远流长。钱钟书先生小说 《围城》中的主人公方鸿渐,花几十美元买了一张虚拟的皮包大学“克莱登大学”的博士文凭,回国后凭此到三闾大学当了教授,后来,发现同事中居然也有一位“克莱登”的“校友”,大家居然彼此彼此。可以说,现在的“国际科学研究院”不过是“克莱登”的“升级版”、现实版。

    “克莱登”院士头衔如此热卖,折射出当下对于学历、资历过于看重的现象。即使有真才实学,如果没有一个响亮的头衔作支撑,或也难以得到认同。当年沈从文只有小学学历,却出任北大教授;与季羡林、张中行、邓广铭并称“燕园四老”的金克木,也只有小学学历,这于今或是旷世奇闻。相较于当下,不少人为追逐文凭、学历、职称,而不惜弄虚作假,或是文凭至上风气所带来的尴尬或无奈。

    然而这显然并非“克莱登”院士头衔热卖的根本原因。诚信是起码的品德,而这多达1000名的“受聘”者,在功名诱惑下,甚至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就逾越了为人处事的底线。如今不少知识人士道德的沉沦,从中可见一斑,而这才是真正的问题之所在。身为社会精英,也应是为人尊者,却不以造假为耻,这无疑会腐蚀社会的良知和正义。


“克莱登”院士头衔何以热卖
2013-04-02春城晚报>春城时评>时事快评
钱夙伟

 

    听起来似乎比中国科学院还要高一个级别的“国际科学研究院”,标价5000元卖“院士”头衔,还在全国各地发展“分院”。其“北京办事处”表示,研究院现在已经有近1000名研究人员受聘。(《中国青年报》4月1日)
    这家所谓的“国际科学研究院”如此热卖“院士”头衔,当然是因为有着显赫的“背景”,比如“国际”的名头,比如“现任院长是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美国前副总统艾尔·戈尔”,比如“总院地址在美国纽约曼哈顿62街32号”。
    然而,愈如此,也就愈如街头演滥了的骗局。几乎不用经过大脑就可以做出判断,如此级别的院士是5000元“通联费”就能“买”到的吗?如果再稍稍查一下,更是破绽百出,比如,搜索纽约市地图发现,曼哈顿分别有西62街和东62街,但都没有32号,更不存在所谓的“国际科学研究院”。再比如,一家自称设在美国的洋机构,聘书上居然称受聘“院士”为“同志”。
    实际上,这样的闹剧近年来屡屡上演,比如去年美国某教育监管机构发布一份内部审查报告称,狄克森州立大学俨然成了一座专为留学生打造的“文凭工厂”,而96%的学生来自中国。这所大学的双学位国际项目连续9年“生产”出410个学士学位,但真正修完所有课程的学生仅有10名。而现在的“国际科学研究院”,显然已经升格成为“院士工厂”。
    如此学历乃至学术荣誉的造假行为,可谓源远流长。钱钟书小说《围城》中的主人公方鸿渐,花几十美元买了一张虚拟的皮包大学“克莱登大学”的博士文凭,回国后凭此到三闾大学当了教授,后来,发现同事中居然也有一位“克莱登”的“校友”,大家彼此彼此。现在的“国际科学研究院”不过是“克莱登大学”的升级版、现实版。
    “克莱登”院士头衔如此热卖,折射出当今社会对于学历、资历的过于畸重,即使有真才实学,如果没有一个响亮的头衔支撑,或也难以得到认同。当年沈从文只有小学学历,却出任北大教授。和季羡林、张中行、邓广铭并称“燕园四老”的金克木,也只有小学学历。这样的佳话,于今已是旷世奇闻。
    诚信是起码的品德,而多达近千名的“受聘”者,在功利诱惑之下,甚至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就逾越了为人处事的底线,如今不少知识人士的道德溃败,从中可见一斑,而这才是令人忧心之处。身为社会精英,也应是为人尊者,却不以造假为耻,这无疑在腐蚀着社会的良知和正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