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监管部门为何总是跑不过媒体

(2013-03-16 11:32:23)
标签:

责任意识

企业

建议

3·15

央视

分类: 时评

2013年03月16日宝安日报
■钱夙伟

 

    每年这时,央视“3·15”晚会都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媒体承载了所有消费纷争的矛与盾,深入“3·15”报道的媒体记者们,顶着各种风险和压力,战斗在第一线。媒体的努力让“3·15”这一天,成为真正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日。(3月15日中国新闻网)

    确实,如果说春晚是企业最想露脸的晚会,那么央视“3·15”晚会一定是企业最不想上的晚会。每年央视“3·15”晚会都是一场集中曝光大会。令人害怕的是,如果没有央视的曝光,消费者还被蒙在鼓里,还将饱受假冒伪劣产品的侵害。但是,另一方面,为何央视屡屡曝光,而相关部门后知后觉?监管部门为何总跑不过媒体?

    众所周知,包括央视在内的媒体,都成了各地监管执法的强力推动者。媒体的文字和镜头,几乎等同于国家质检部门的权威监测,曝光后让消费者如梦初醒。可是,媒体毕竟只能充当舆论监督工具,不能从源头上阻止厂商不法行为的发生,虽然曝光之后,监管部门都会迅即采取措施,但毕竟产品已经流向市场,无数消费者已经上当受骗,有些可能还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既然如此,相关监管部门为何不加把劲,跑在媒体前头,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如果长期如此,笔者建议央视“3·15”晚会首先曝光监管部门的失责,督促其从源头上杜绝有害、伪劣产品。唤醒当地监管部门的责任意识,比曝光不法企业同样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