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万的“史玉柱三小时”值不值

标签:
意义名人时间拍卖史玉柱唐军巴菲特午餐 |
分类: 时评 |
2012.12.14楚天金报>今日评点
□钱夙伟
213万"与史玉柱聊天三小时"值不值
2012年12月14日东方网
钱夙伟
东莞老板唐军的一个举动,让很多人难以理解:他花了213万元,自己身家的约20%,去跟巨人网络董事长兼C E
O史玉柱聊天3个小时。唐军觉得这个价格已经超值了,他最初的估价可是250万元。(12月13日《南方都市报》)
从2010年开始,史玉柱参加优米网举行的“名人时间拍卖”,类似于巴菲特午餐。有中国“私募基金教父”之称的赵丹阳,曾经花211万美元,相当于当时的1400多万元人民币,和巴菲特吃过一顿牛扒。“史玉柱三小时”拍出213万,这个“价位”大概也与之相当。
但是,对于一个年仅26岁的85后老板,这个出价,是不是物有所值,让人捏一把汗。确实,史玉柱有着传奇的经历,当年失败,欠下2.5亿元,很快就东山再起。然而,即使史玉柱能在三个小时中告诉你这当中的所有奥秘,但显然,既是传奇人物,致富的经历大凡不可能复制。
据称唐军还想向史玉柱请教互联网金融,同时把自己公司的战略告诉史玉柱,请他给一些方向性的指点,把把脉。但是,于史玉柱,对唐军的状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也就别想指望有点石成金的指点,而大而化之的泛泛而论,当然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
其实,类似“巴菲特午餐”的“名人时间拍卖”,一般也并不是传授具体的财富答案,而且本来也并没有这方面的约定,实际上,比如与巴菲特共进午餐,虽然高价入场,但期间大凡也是“聊投资、高尔夫、桥牌,官员绯闻、甚至当爹的育儿经”。也因此,如果从偷师学艺的角度考量投入与产出,这天价买来的“史玉柱三小时”肯定不值。
本来,如此的“名人时间拍卖”,所谓值与不值,根本不在于谈论什么,更不在于从名人那里讨教到了什么,毕竟,打开财富之门,不是如阿里巴巴念叨一句“芝麻开门”那么简单。迄今为止,许多人仍趋之若鹜,恐怕还是为了沾名人之光,价格一再刷新,这应该是决定性的一个因素。
然而,名气固然可以加速财富进程,但于绝大多数富翁来说,大凡是先成就财富事业,而名气,不过是成功之后的附加物。更何况,依附于别人的名气是短暂的,靠自己的成功博取名气,才是长久的。也因此,天价“聊天”之路,其实是本末倒置。
也因此,213万的“史玉柱三小时”,固然让我们知道了东莞有一个名叫唐军的85后老板,但也仅此而已,而且,如果不能创造出超出史玉柱的影响力,这种名气也稍纵即逝,比如从2000年拍卖“巴菲特午餐”开始,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富翁,让人们记住的,又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