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8日青年时报
□钱夙伟
而当这是为了一位残疾乞丐,这“举手之劳”中显然更有着令人肃然起敬的道德内涵。
6日下午5时,读者张女士打进重庆晚报24小时新闻热线966988说,1小时前,她搭乘363路公交,数次目睹司机抱起一位残疾乘客。(12月7日《重庆晚报》)
这确实是举手之劳。其实,大多数人的行善献爱心,许多时候,往往也不过是“举手之劳”。而社会的向美向真向善,恰恰就是由这样的“举手之劳”累积起来的。另一方面,“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身处欲望社会,这样的“举手之劳”,也会让自己心灵平和,面对无处不在的浮躁、私欲、功利,有更多的定力不致迷失自我。
然而,这样的“举手之劳”,于许多人,又谈何容易。比如,面对这位残疾乞丐,或许也会有同情,或许还会有施舍,但是,却有多少人会如这位司机那样,出手抱乞丐上车的“举手之劳”?尤其还是一个“浑身脏兮兮,还散发一股酸臭味”,让不少人避之不及的残疾乞丐。
显然,于这位司机,做好人好事是内心道德体验的必然要求,面对这位乞丐,不抱他上车,就会让自己内心得不到安宁。于是,就根本不会有其他的想法,比如怕别人以为是作秀,更不会嫌弃乞丐的脏臭。显然,这位司机的道德修养,让“抱乞丐上车”成为自然而然的必然之举,而且肯定只是无数“举手之劳”当中的一桩。
而当这是为了一位残疾乞丐,这“举手之劳”中显然更有着令人肃然起敬的道德内涵。无疑,对于乞丐,不少人还有着种种的歧视,屡有报道,公交车甚至还不让乞丐上车。于是,这位司机抱乞丐上车,体现了对乞丐的尊重,乞丐不仅和常人一样堂堂正正地坐车,而且享受特殊的照顾,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尊重,于乞丐,实际上是最珍贵也最需要的。也只有秉持这样一种价值观念,才能无论何时何地对何人,总有让人温暖的“举手之劳”。
无疑,抱乞丐上车,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举手之劳”,无疑也是最崇高的“举手之劳”。这位司机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举手之劳”的标杆。显然,无论是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还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乃至推进社会的文明,这样的“举手之劳”,每个人都应该身体力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