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官员的顺口溜为啥火

(2012-08-29 09:33:43)
标签:

顺口溜

官腔

石明

杂谈

分类: 时评

2012年8月30日徐州日报   
◎钱夙伟

 

    “今天期辰好,大家劲头高。开工把桥修,桥通路不遥。几场大暴雨,把桥冲坏了。路也被冲烂,往来太烦恼……”这段顺口溜不是出现在文艺晚会现场,而是在四川宜宾市兴文县一大桥开工现场,念顺口溜的不是百姓,而是兴文县委常委、副县长石明。(8月28日红网)

    这个顺口溜“版本”的“史上最牛县长讲话”,在开工现场引来百姓掌声雷动,网友们更是齐声叫好,如此之“火”,就是认为“没打官腔”。

    其实,官员本来就来自百姓,生活在现实中,他们理应至情至性,和老百姓说同样的话,用同样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然而让人失望的是,现在不少人一当了官,仿佛就戴上了一副面具,似乎远离尘世,不近人情,即使说话,也是一副官腔满嘴官话,而这当中,自然又有许多套话、空话、废话甚至违心的假话。

    不容讳言,现在的许多领导,已经被深奥枯燥的官场八股包装得失去了本真的面目,言行举止几乎已被程式化,透出一股官风官仪,让人感觉威严有余,亲近不足;而不可亲,也就难以可信,干群之间,因此就不可避免地拉大了距离。

    不少领导以为唯有“打官腔”,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水平,实际上却恰恰相反。

    虽然“打官腔”让民众厌倦,许多“官话”其实是说了也白说,但“打官腔”依然是许多官员的习惯思维和作派,究其原因,是把自己摆错了位置。因此,考量一个领导干部的为民情怀、责任意识,或许可以把是否官腔官调列为要素之一,而贴近民生,沟通民意,也不妨首先多些顺口溜之类的“民间”语言。


官员顺口溜缘何走红

2012-08-29北京晨报> 快评论
钱夙伟

 

    “今天期辰好,大家劲头高。开工把桥修,桥通路不遥。几场大暴雨,把桥冲坏了……”这个顺口溜是在四川宜宾市兴文县一大桥开工现场,念顺口溜的是兴文县委常委、副县长石明。(《南方都市报》)虽然“打官腔”让民众厌倦,但“打官腔”依然是许多官员的习惯思维和做派,究其原因,是把自己摆错了位置。副县长的顺口溜无疑让人耳目一新。考量领导干部的为民情怀、责任意识,可以把是否官腔官调,列为要素之一,而贴近民生,沟通民意,也不妨多些顺口溜之类的“民间”语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