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文物保护并非真“差钱”
(2012-06-14 16:33:49)
标签:
河南省图书馆文物保护古籍保护购书经费杂谈 |
分类: 时评 |
2012年06月14日人民日报>来论
钱夙伟(浙江)
新闻背景:据报道,23年没有大修过的河南省图书馆,每年的购书经费都捉襟见肘。由于古籍书库不达标、专业人才缺乏,馆内50万册古籍超半数损坏。
古籍图书是古圣先贤遗留下的看得见的文化香火,属于最为具象的文明传承之一。正因古籍的不可再生性,才应对其倍加珍惜。而“部分古籍,只要吹口气,纸屑就哗哗往下掉”,作为公益事业的省级博物馆遭遇窘境确实令人痛心,作为保护第一责任人的相关政府机构难辞其咎。
古籍保护的瓶颈,只是文物保护工作尴尬现状的缩影。表面上看,是各级财政资金的投入不足或配套不到位,但深层次上,也许并非真是因为“差钱”,更可能还是受急功近利政绩观的束缚,丢弃了对历史、对后人负责的文物保护意识。
前一篇:代课教师月工资25元是职业羞辱
后一篇:“最大湿地”与著名药企孰轻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