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枣庄台儿庄涧头集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杂谈 |
分类: 时评 |
2012.05.04中国商报
钱夙伟
山东枣庄台儿庄区涧头集镇高山后小学地段偏僻,学校总人数500多——学校没有食堂,有300多名学生要等着家长来送饭,炒土豆丝拌米饭就是大部分学生的午餐。家住演武庄70多岁的李老太每天都要步行近15里路来给孙子送饭(4月24日《齐鲁晚报》)。
7旬老太每天步行15里给孙子送饭,让人情何以堪!这是一所有500多名学生的学校,其中“300多人都需要在学校吃”,也就是300多人都要家长送,而孩子们的父母大多在外打工,送饭的就只能是老人,而“离学校近的村庄少说有8里路,远点的村庄就达到20多里路”。这对于老人们来说,显然是不能承受之重,如果是风雨天,更令人揪心!
也因此,就不可能保证孩子们都能及时地吃上午饭。“每天放学的时候都会有很多学生在学校门口等着家人,最让我难忘和心痛的是,上一次我有点事来晚了,没想到我们家孩子沿着路往回走,在路上饿得哇哇大哭,我的心当时就碎了。”
每天步行15里送去的,又是怎样的饭菜?如这位7旬老太所说,“孩子现在正在长身体,我们尽量给做一些好点的伙食,但是最好的饭食基本上都是米汤加青菜。”“中午孩子大体上吃点,其实根本就吃不好也吃不饱。想想孩子真的是太可怜了,他也经常跟我说,有时候上课的时候都突然感觉饿得慌。”
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近期发布的《中国农村贫困学生营养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西部贫困地区,由于营养摄入不足,5个孩子中就有1个营养不良。现在看来,即使在东部沿海地区,依然有许多孩子因各种原因吃不好,甚至吃不饱。
网上有一张照片,是日本孩子的午餐:一碗蛋汤,一碗米饭,一份青菜和一份肉,荤素搭配,营养卫生。我们有句老话,“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的存在,穷教育、苦孩子在贫困地区很多。我们的许多孩子,显然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现在,国务院已经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然而,如何保证学生都能吃到
“营养膳食”,使这一关乎我们国家未来的计划真正落到实处?各级地方政府必须切实负起责任。7旬老太每天步行15里给孙子送饭,而且送的只是“米汤加青菜”,这种现象实在应该是当地官员们一分钟也不能耽搁的头等大事。
七旬老太步行15里给孙子送饭让人揪心
2012年4月25日赣州晚报
○钱夙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