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表演也要有敬畏之心
(2012-03-08 08:41:05)
标签:
天坛公园沱牌舍得酒门票收入商业气息文化传承杂谈 |
分类: 文化 |
2012-03-08辽沈晚报
□钱夙伟
这当然是两厢情愿,其结果也是皆大欢喜。天坛公园借此创收,而于酒厂,因为由“‘皇帝’敬给上天”,也让这酒“身价”倍增,其“独家赞助”的广告效应,就远非其他形式可比。
当然,也因此,祭天仪式不可避免地“染上商业气息”。如专家所说,祭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最庄严的祭祀仪式,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神圣性和纯洁性,在这种场合由商家出钱使用“指定用酒”,给人的印象不太严肃。
但在天坛公园方面看来,专家显然是过于较真或者过于天真了。如天坛公园所说,天坛祭天仪式并不是真的祭天,只是一场表演,让人们通过这种渠道了解传统文化。也因此,这与古代的祭天,根本就是两回事。
然而,尽管“祭天是现代人在模仿古人”,但既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形式,也总得“模仿”得有模有样吧。而且,“天人合一”的思想,或者说对于老天的敬畏,无论如何也并没有过时。因此,即使是表演,“神圣性和纯洁性”,也是其中的应有之义。
显然,既然是“祭天是现代人在模仿古人”,那么,无论是模仿者,还是看客都应该融入其中,这样,才能体会到一种古人的意境,这也才是表演的目的,也就是文化的传承。
当然,天坛公园宣称,这是出于无奈,“原因是正常门票收入无法支撑花费巨大的祭天表演”。然而,据称祭天表演投入几百万,春节七天最多有三十万游客,因为收的是淡季门票,收入在900万元左右。这笔账,无论如何也让人算不出,如何的“无法支撑”。且不说,凭借旺季门票,收入或更可观。
说到底,于天坛公园,是实在不愿放过任何一个创收环节。既然让老天喝指定品牌,也可喝出滚滚财源,委屈老天为凡人代做 “植入广告”又如何?当然,其代价是,即使是模仿的祭天,也不伦不类,滑稽可笑,让文化传承的初衷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