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谐女神”还是算了吧

(2012-01-16 08:48:02)
标签:

文化精神

港珠澳大桥

和谐女神

女娲补天

社会效益

文化创意

杂谈

分类: 文化

2012-01-16渤海早报
钱夙伟

 

  一次有价值的文化创意,只要执行得当,可能带来超出寻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省政协委员刘立平14日向记者介绍他的一份提案,建议在港珠澳大桥珠海澳门登陆点塑建“和谐女神”。他提出,“和谐女神”像的建设费用可以完全由民间组织解决,发动海外华人华侨支持。(据1月15日《南方日报》报道)

  所谓“超出寻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社会效益,应是“从而预示着中国和谐社会的独特文化精神,并显示中华民族将为人类作出更伟大的贡献。”而经济效益,当然是这尊高大的“和谐女神”,和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一样,成为有全球影响的旅游胜地。

  然而,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社会实践,既非惊天动地,却又锲而不舍,乃至每个人的孜孜不倦,终于汇成强大的力量,显然,这种“文化精神”,更多的是平民的属性,与“女神”是八杆子打不到边。而和谐社会建设,也根本不需要这样的“造神”。

  况且,所谓“女神”,无论是神话还是传说中的角色,都附着于一个具体的故事出典,并非有一种“文化精神”,就可以杜撰或虚构出一个“女神”来。比如称为中国女神的女娲,出自“熔彩石以补天,斩龟足以撑天”的神话故事,而“女娲补天”至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也有着古老的传说记载。

  所谓的“和谐女神”显然是一个内容和形象“两张皮”的“女神”,充其量不过是一个事件的图解,或者概念的具像化,也因此,即使“全球招标”,也弄不出个全球影响,又如何可能“举世瞩目”?

  实际上,如今这样的景观,几乎遍地开花,而且无不高大宏伟壮观,但却基本上没什么吸引力,因此,在充分的可行性研究之前,再建一个“和谐女神”,实在是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显然,这个“文化创意”,也不过是落入时下人造景观的窠臼,其“价值”也实在不值一提。据称按刘委员建议,“其建设费用可以完全由民间组织解决,发动海外华人华侨支持”,但民间的钱也来之不易,也不是用来这样折腾的。因此,“和谐女神”,我看还是算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