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官方微博不能“流于形式”

(2012-01-13 09:19:46)
标签:

官方

微博

流于形式

人情味

真性情

责任意识

杂谈

分类: 时评

2012年1月13日人民法院报
钱夙伟 

 

    近半网民认为部分官方微博流于形式,47.2%的受访者认为没有起到双向沟通作用,大部分网民只是将官方微博作为资讯获取工具。(1月9日《南方都市报》)

    官方微博无疑是个新事物,它虽然是网络时代的产物,但沾上了“官方”,仿佛就应该有“官方”的做派。于是许多的官方微博,正襟危坐、正儿八经、严肃谨慎、滴水不漏,与公众无法互动,也无法亲近,于是只能“作为资讯获取工具”。

    固然,理性是“官方”的应有之义,但却并不意味着排斥感性,“官方”不应是让民众望而生畏的代称。而现在所谓的“理性”,大多不过是“官腔”,而所谓的“官腔”,作为官场痼疾,人们早已深恶痛绝。

    实际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官方”,已更多地表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个性化风格,这正是官员们为民情怀的体现、自信的流露。本来,“官方”也由有血有肉的官员构成,代表的是百姓的利益,“官方”理应与百姓有着同样的喜怒哀乐。

    显然,有个性的“官方”,才让老百姓觉得亲切,也才能够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而于“官方”网上窗口的官方微博,当然也应该如此,有个性,有人情味,有真性情,让百姓亲近,才能发挥官方微博的作用。

    而这当然首先需要有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固然,以套话、空话包裹的官方微博,会少去许多“麻烦”,也不大会“惹事”,但却不可能有所作为。无疑,不流于形式的官方微博,除了让人看到官员的亲和形象、人格力量,更让人看到官员为百姓谋福祉的坚定志向。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建设银行)

 

愿“官微”也能流露真性情 
2012年01月13日长沙晚报
钱夙伟

 

  报载,去年底的一个网络调查结果显示,近半网民认为部分“官微”流于形式。47.2%的受访者认为没有起到双向沟通作用,大部分网民只是将“官微”作为资讯获取工具。

  官方微博无疑是个新东西,是网络时代的产物。但在现实中,人们却看到,因为它和“官方”关联着,很是有着传统的各种“官方”作派:正襟危坐、正儿八经、严肃谨慎、滴水不漏。于公众,无法互动,也无法亲近,只能“作为资讯获取工具”。

  “官微”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官方”的习惯思维。固然,理性是“官方”的应有之义,但却并不意味着排斥感性,“官方”不是让民众望而生畏的面具。而现在所谓的“理性”,大多不过是“官腔”,而“官腔”,作为官场痼疾,人们早已深恶痛绝。

  实际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官方”,已表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个性化风格,这正是官员们为民情怀的体现、自信心态的流露。本来,“官方”也是由有血有肉的官员构成,代表的是百姓的利益,“官方”理应与百姓有着同样的喜怒哀乐。

  显然,有个性的“官方”,才让老百姓亲切,才能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作为“官方”网上窗口的“官微”,当然也应该如此,有个性,有人情味,有真性情。这样,才能让百姓亲近,才能发挥 “官微”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