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4日湖州日报
钱夙伟
如果承认段子也是一种文学创作,那么,若论现在最风靡最普及最大众最时尚的文学体裁,段子应该当之无愧。比如,谁的手机,没有收到过段子,没有发过段子?尤其是节假日,段子几乎是狂轰滥炸、铺天盖地。无疑,堪比上世纪八十年代诗歌狂热的段子繁荣,让当下其他的文学体裁,相形见绌。
段子基本上出自民间,因为草根背景,大凡很俗,尤其是过节过年时候的祝福短信,诸如“和尚敲的是木鱼,家里养的是金鱼,跳龙门的是鲤鱼,容貌美的会沉鱼,休闲放松去钓鱼,朋友送的是欢愉,愿你幸福年年有余,好运天天有剩余。”简直俗不可耐,却又如此地讨彩头,即使是满嘴之乎者也的文人骚客,这个时候,恐怕也不便嗤之以鼻。
事实上,段子不乏颇见功力的,毕竟民间藏龙卧虎,高手云集。比如这个段子,洞察世道人心之精准到位,让人折服:你病,或者不病倒,老板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哭穷,或者不哭穷,同事的冷眼就在那里,不咸不淡;你休,或者不休假,工作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拼,或者不拼,工资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辞,或者不辞职,地球还是会转,不歇不停;让我中500万,或者让我傍个大款,扯淡,蛋疼,淡定,悲催。
社会热点是段子主要的创作源泉,百姓喜怒哀乐尽在其中,冷面滑稽甚至似乎玩世不恭的表象之下,其实是对世象入木三分乃至刀刀见血的剖析,直逼每个人的灵魂,拷问着每个人的人性。而行文率性自由,不拘一格,笔调柔中有刚、有刺,乃至尖锐而刻薄,网络热词随手拈来,给人以阅读的快感。而其蕴含的哲理,又让许多段子有着思想的深度。文章中引述段子,往往让文章增色,有个时评写手,每篇文章都在新闻由头之后,引用一个段子,段子反而成为文章最出彩的段落。
实际上,段子本身就是一种“短平快”的时事评论。比如当城市遭遇暴雨而水淹时,就有段子抢在第一时间调侃一番:据说,武汉地区最近流行的QQ签名包括:1、在华中科技大学七年最浪漫的事,就是带女朋友到武大去看海。
2、今天是6月18号, 6月武汉只下了两场雨,一场为期10天,一场为期8天。 3、在武汉不会开公交车的司机不是好船长。
4、华科和武大正式更名为华中海洋科技大学、国立武汉水族馆。
因为段子大多针砭时弊的定位,反讽成为常用的手法,也形成了诙谐这一基本的风格。比如这个段子,对腐败现状的嘲讽堪称极致:王老师外出度假,临走前担心家中被盗,便在客厅桌上放了一百块钱并给小偷留纸条:“您别费神了,我们家我都找不到钱,您更找不到,这一百块钱给您零花。隔壁家是当官的,你偷了他们,他们也不敢报案。”等度假回来,王老师发现桌子上的钱变成了二十万!在他留给小偷的纸条的反面写着:给您的信息费,请笑纳!
某些社会丑陋和社会不公,理所当然地成为段子的抨击对象,其中尤以为富不仁的富人为甚。如这个段子。一位暴发户来到某汽车销售中心,只见他掏出2000元人民币,猛地往桌子上一拍:“给我来辆黑色的桑塔纳。”营业员大惊:“先生,你的钱不够啊!”这位暴发户不解:“外面不是写着‘桑塔纳2000’吗?”营业员:“哦,不能这样只看字面意思的。否则您可以出门往右拐,那家公司的宝马才730块!”活画出如今不少富人浅薄无知却又贪婪、吝啬的嘴脸。
当生活压力无处不在,阅读段子就相当于一种喘息和放松。于是就有大量的段子,其实就是百姓的自娱自乐,成为枯燥而紧张的生活中的调味品,如下面这个段子:公司要举办周年庆的会餐,董事长让新上任的经理在会餐前发言,并告诉他发言有两个要求:
1.要有领导的风度;
2.要有冲锋陷阵式的口号。经理点点头,答应了。那天会餐前,经理上台发言,只见他高高地举起右手,然后使劲地挥下去,说:“预备,开吃!”相信没有谁不会开怀大笑。
饭局当然少不了段子,互相交流段子,几乎是不可或缺的节目。如果谁有最新的段子,谁的段子最发噱,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饭桌上的主角。而当酒酣耳热,神之巫之,如果席上又有女客,就不免酒壮色胆,段子少不了染上一层暧昧的色彩,让人脸红心跳。酒桌上听来的不便转述,就抄一条见诸南方一张大报上的。男教师走过一名正在睡觉的女生身旁,轻轻拍着她的肩膀说,“我在上面累得要死,你在下面一动不动,实在令我兴致索然”。女生睡眼惺忪,显得一头雾水,男教师接着说,“你不配合我也就罢了,连点反应都没有,将来要是肚子里没东西,可别怪老师不行!”全班瞬间晕倒,然后发出狂笑。为何狂笑,当然谁都明白。
对于段子,现在褒贬不一。有的以为低俗,不过是浅阅读时代的逗趣之作。有人以为这其实是现代的笔记小说,文字浅俗却意蕴无穷。无论如何,段子是智慧的结晶,其似乎没有边际的想象和创意,往往让人惊叹。而段子的内容更几乎囊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这个角度,段子显然不仅仅是聊博一笑,可以说,段子是时代的记录,是世象的大观,而其中隐含的民意诉求,尤其不能视而不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