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羊肉香精发放 许可证十分荒唐
(2011-08-24 08:05:53)
标签:
美食贵阳市羊肉qs认证生产许可证羊肉香精杂谈 |
分类: 时评 |
2011年8月25日皖东晨刊
钱夙伟
给羊肉香精发放许可证太荒唐
2011-08-24黔中早报>喷水池
钱夙伟(浙江湖州 职员)
近日,呼和浩特媒体揭秘了该市羊肉串市场的一个乱象。该市烧烤摊和饭店里售卖的羊肉串,大多都是用鸭肉、肉食鸡等杂肉腌制而成,其羊肉味是因为掺加了羊肉粉、羊肉精膏等添加剂。早报记者在贵阳市走访调查,亲自试验鸭肉加羊肉香精变身“羊肉”,45块钱一包的羊肉香精,可以腌制出300斤“羊肉”,比用真羊肉节约4200元。这种假羊肉口味与真羊肉极为相似,虽然肉质区别明显,但加上香料烤制过后依然很难区分。(《黔中早报》8月23日)
这真是令人莫名惊诧。羊肉香精是派什么用场的?无非是“挂羊头卖鸭肉”。如果卖的本来就是羊肉,还需要添加“羊肉香精”吗?显然,羊肉香精就是用于作假,欺骗消费者,赚的是昧心钱。既然这种东西本身不符合法律和道德要求,何以还要核发生产许可证、并且还要给予QS认证?
问题还在于,对羊肉香精的使用,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监管办法。“用了多少”甚至还无法检测。另一方面,商家出于利益驱使,“正常使用”又是不可能的。那么,明知对这种羊肉香精一旦放出笼,就必然失控,怎么还能放出笼子呢?
显然,现在的尴尬,是有关监管、执法部门一手造成的。因为有生产许可证和QS认证,销售是合法的,只能听任在市场上买卖,而同时,对必然的滥用,又束手无策。对此,有关监管、执法部门应该承担责任,并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