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抗通胀福利”是“跑过CPI”的新思路

(2011-07-23 07:49:22)
标签:

财经

抗通胀

福利

物价涨幅

物价上涨

杂谈

分类: 时评

2011年07月23日半岛都市报
钱夙伟

 

  日前,一位在私营企业工作的网友将自己的工资条“晒”到了网上,其中一项名为“抗通胀福利”的款项格外引人注意。据了解,这项补助是在当前物价上涨的情况下,用员工最后工资乘以每月的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得出的。对于这项福利,大家普遍持支持态度,希望能在全国推行开来。(7月22日《河北青年报》)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显示,6月份CPI同比上涨7.1% 。创下了35个月以来物价涨幅的新高。物价上涨,尤其是日常生活开支的上涨,中低收入阶层首当其冲,而员工的工资又不可能随着物价涨幅而及时调整,员工的收入事实上在不断缩水,“抗通胀福利”因此有效地弥补了物价上涨给员工造成的损失。

  这个公司的“抗通胀福利”,是在物价持续上涨的大环境下产生的,从今年2月份开始发放给员工。无疑,当通胀已渐成常态,保持员工生活水平不受影响,已经事关社会的稳定,也因此,让“抗通胀福利”总能“水涨船高”地为员工的生活“ 保驾护航”,给员工主动发放“抗通胀福利”,体现了企业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意识。

  当然,这对于企业,也殊为不易。毋庸置疑,当前,企业也同样承受着巨大的通胀压力,生产中各项成本的上涨,让许多企业都难以消化。在这种相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企业挤出资金,帮助员工抵抗通胀压力,当然也是出于对员工的关爱,如此心系员工,无疑会让员工格外温暖。

  而这对于企业,其实也是有利的。“抗通胀福利”体现了企业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而管理学告诉我们,员工唯有在赢得尊重的基础之上,才会尽心尽力地回报企业。也因此,“抗通胀福利”必然会较好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效益的增长乃至企业的发展。或许,与此相比,“抗通胀福利”其实也不过是几个小钱。

  如今,社会上的各个层面都在讲“抗通胀”,但“抗通胀 ”最需要的,就是来自企业、个人的实际行动,如这家私营企业,就主动担负起了“抗通胀”大业的一份责任。笔者认为,有远见、有胆识的企业和企业家,都不妨向这家企业看齐,真正关心员工的收入和生活,以人为本,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这种“抗通胀福利”。

 

“抗通胀福利”是多赢之举
2011年7月23日湖州日报  
钱夙伟

 

    有网友将自己的工资条“晒”到了网上,其中一项名为“抗通胀福利”的款项格外引人注意。这项补助是在当前物价上涨的情况下,用员工最后工资乘以每月的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得出的。对于这项福利,大家普遍持支持态度,希望能在全国推行开来。(7月22日《河北青年报》)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显示,上半年我国CPI同比上涨5.4%。其中, 6月份上涨6.4%。创下了35个月以来物价涨幅的新高。物价上涨,尤其是日常生活开支的上涨,于中低收入阶层尤其首当其冲,而员工的工资又不可能随着物价涨幅而及时调整,员工的收入事实上在不断缩水,“抗通胀福利”因此有效地弥补了物价上涨给员工造成的损失。

    据悉这个公司的“抗通胀福利”,在物价持续上涨的大环境下产生,从今年2月份开始发放给员工。无疑,当通胀已渐成常态,保持员工生活水平不受影响,已经事关社会的稳定,也因此,让“抗通胀福利”总能“水涨船高”地为员工的生活“保驾护航”,给员工主动发放“抗通胀福利”,体现了企业勇于社会担当的责任意识。

    当然,这于企业,也殊为不易。毋庸置疑,企业也同样承受着巨大的通胀压力,各项成本的上涨,让企业难以消化。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企业挤出资金,用于员工抗衡通胀压力,当然也是出于对员工的关爱,如此心系员工,无疑会让员工格外心生温暖。

    而这于企业,其实也是有利的。“抗通胀福利”体现了企业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而管理学告诉我们,员工唯有在赢得尊重的基础之上,才会尽心尽力地回报企业。也因此,“抗通胀福利”必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效益的增长乃至企业的发展。或许,与此相比,“抗通胀福利”其实也不过是几个小钱。

    也因此,有远见、有胆识的企业,不妨向这家企业看齐,“抗通胀福利”值得推广。事实上,“抗通胀”,也需要广泛的实际行动,而且,如这家企业主动担负起“抗通胀”的一份责任,实际上也是多赢之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