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冠军乞讨,金牌至上的怪胎

(2011-07-19 07:52:17)
标签:

体育

张尚武

乞讨

金牌

杂谈

分类: 时评

2011-07-19北京晨报
钱夙伟

 

    据《京华时报》报道,200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操冠军张尚武被曝在北京街头卖艺。张尚武称受伤后曾申请上大学遭到教练反对,最终因伤退役,获得3万余元补偿。之后生活困难多次偷窃入狱,曾求助于相关基金未得到回复。对此其教练称张尚武因个人原因退役。7月17日中午,陈光标在微博中称,愿意聘请“卖艺冠军”张尚武。另据《新京报》报道,7月17日,张尚武开通捐款账号遭到网友质疑。最早在网络上公布此事的网友被指系幕后推手。


  张尚武的沦落固然有其自身的原因,但说到底,或又是“金牌至上”的一个怪胎。因为金牌至上,张尚武整整练了18年体操,唯一的目标就是夺冠。于是,除了体操,还是体操,除此之外,一无所长。退役以后,一身伤病,生活却没有着落,而昔日的金牌,又值几何?

  “金牌至上”观念培养出来的,必然是如张尚武那样的“人才”,当昔日夺牌的任务或者能力一终结,即使卖艺乞讨的“艺”,也只有“倒立、托马斯”。实际上,虽然张尚武是个极端的例子,但除了个别更有“价值”的金牌,比如奥运冠军、退役运动员,即使如大运会冠军,处境维艰的不乏其人。

  这让人想起了北京奥运时,与中国队对阵的瑞典女足,球技固然让中国球迷惊出一身冷汗,但更让中国球迷惊叹的是,这支当时最新世界排名高居第三的强队,不少球员竟然并非职业运动员。从保险公司职员到经济学家,瑞典女足选手的职业可谓是五花八门。于她们,体育就是为了强身健体娱乐身心。当然,也不存在退役的问题。

  奥林匹克的格言固然是“更高,更快,更强”,但奥林匹克运动还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重要的是参加,而不是取胜”。显然,只有广泛的参与,才能推动体育水平的提高,体育也才能成为全民的福祉。如今,我们的竞技体育固然令世人瞩目,但是,“金牌至上”之下的成就,掩盖不了全民健身运动,尤其是青少年体育的落后和对国民素质的影响。因此,世界冠军乞讨,实在应该成为“金牌至上”的清醒剂。否则,金牌再多,也终究缺少一点底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