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负寿命”的大桥,该追责

(2011-06-25 08:15:26)
标签:

天湖

玉带桥

拆除

建筑

短命

问责

杂谈

分类: 时评

2011-06-25大连晚报
■钱夙伟


   据报道,6月21日,安徽池州耗资300多万元建设的平天湖玉带桥在即将竣工之际遭拆除。当地相关部门称,该桥本身因尺度过大,与周边环境不甚协调,破坏了平天湖水面整体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平天湖水循环,故决定拆除该桥梁。
    这事真让人哭笑不得。建筑的短命,已是常见现象,但在即将竣工之际遭拆除,还没出生就“夭折”,短到寿命只是一个负数,也实在堪称创了纪录。短命的理由更荒唐:“与周边环境不甚协调,破坏了平天湖水面整体效果”,难道当初就没有进行过可行性的论证?如果是现在拆桥的决策者不同意当初的论证,那为什么当时不说?早干什么去了?
    现在,耗资300多万元的一座大桥,就凭“当地相关部门称”,就拆了,如此轻率,让这么多钱打了水漂,造桥难道是当游戏玩?难道因为掏的不是他们的腰包,就为所欲为?估计无论当初的开建还是现在的拆除,都会产生GDP,也因此给政绩加分,于官员甚至还有所“得”。
    更关键的是,并没有谁来追究相关责任。比如,当初是谁拍板建这座桥,谁核发了规划、环评、建设等一干的许可证,以及该当何责,都是一笔糊涂账。也因此,就可以于一句轻飘飘的“当地相关部门称”之中,让一座新建大桥化为废墟。
    显然,如果没有动真格的问责机制,如此在城市建设中的无用功、瞎折腾,因此造成的惊人浪费,恐怕永远没有个底儿,而这当然都要以纳税人的血汗钱来买单。也因此,只有当决策的风险成本,足以让相关官员丢掉乌纱,短命建筑的闹剧,才不会一次次地上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