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0日武汉晨报
钱夙伟
每晚6时,后海荷花市场,轻度残疾的保洁工李宁和几位相声迷组成义务相声队,为游人演出。他滑稽的动作,夸张的表情赢得众多粉丝,人们叫他“纠结哥”。(《新京报》6月19日)
如今都在说振兴相声。一位残疾保洁工,生活当然是艰辛的,一天的繁重劳作后,却还免费演出,这于相声,不失为一种根本上的振兴。因为,这还原了相声的本义,即一种草根的艺术、平民的享受。而相声现在最大的一个危机,正是与平民越来越远。郭德纲每年的“圣诞相声喜乐会”,票价从最低的1800元到最高的8800元。这样的相声,必然让草根艺术“精英化”,甚至成了富人独享的盛宴。另一方面,相声的高档化、豪华化,也造就了演员的暴富,比如郭德纲,以2000万元年收入,在最新一期“福布斯中国名人财富榜”上排名第22位。
问题在于,这样的艺人,其创作,如何还找得到平民的感觉。这让人想起了相声泰斗马季大师。曾有报道,马季出演他的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电视剧《旗袍》时,因为糖尿病,常常在房间里自己给自己打针,后来天冷要添衣,他买的一件毛衣只有39元。其实,正因为平民的感同身受,他才为观众奉献了多少让人百听不厌的精品。
“纠结哥”让人肃然起敬,正在于延续老一辈艺术大师的品格,身体力行地抹去相声越来越多的功利色彩。当然,这绝不是说相声演员都要低价甚至义务献演,而是相声演员如何定位自己,如马季大师,始终觉得自己只是一介平民。显然,这样的定位,就始终会把相声当作草根艺术,也就不可能有相声的天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