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5日教师报
钱夙伟
据《中国青年报》5月21日报道,广西某重点高校的就业指导课上,老师教学生怎么给领导开电梯,此外,记者发现,在广西、湖北、福建等地一些大学开设的人际关系、社交礼仪等校级选修课上,也有涉及如何跟领导相处的教学内容引起争议。
所谓“官场礼仪”,说白了,是如何地拍领导的马屁。当然,老师的“官场思维”,也是来自于对现实官场的观察,比如,当某领导上车时,常见的一景,就是下属恭步上前为他打开车门,并小心地将手抵在车门上沿,神情十二分地谦恭。显然,于时下的风气,以诸如此类的“礼仪”博得领导好感,几乎是使自己于职场和仕途游刃有余的不二之法。
显然,“官场礼仪”折射出的是当下官场风气的庸俗化。有一位名叫罗冬青的新上任市委书记,当一位秘书有一次也这样做的时候,曾如此评论:“这一点,我从进官场就看不惯,而且从心里反感,这一个小小的动作,不仅损坏你的形象,也损坏了我的形象。现在有些地方的干部,官不大还都配个专职秘书,拎包、开门、拿衣服,这无形之中就成了官场形象。一个领导干部,连自己的衣服、文件包都不拿,还要有人开车门,怎么去为人民服务呢。也可能这是一种派头,这种派头在老百姓眼里就格格不入。”
当然,罗冬青是陆天明的小说《浮霜掩日》里一个虚构的人物,但这番话显然是作家的有感而发,因此,无疑也是切中时弊的。
然而,正当人们期望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大学生,以自己清水出芙蓉的纯洁,带给官场一点清新的空气,以破除官场陋习,却不料,如今大学却开课教学生如何拍领导的马屁,“不是用积极向上的科学的东西来引导学生,而是用庸俗的东西来教育他们,让学生去迎合社会的潜规则”,未入社会的“染缸”却先已“污染”,这确实“说明我们的大学教育不仅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其实,随着现在致力于机关作风建设,如罗冬青这样的领导越来越多,学校再开如此“官场礼仪”课,即使是出于急功近利的“就业指导”,也未必“适用”,甚至有可能碰壁,因此必定是误人子弟。当然,因此让学生的人品人格在这样“官场礼仪”的潜移默化中下滑,更是害人子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