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告诉我,这是不是膨大剂西瓜

(2011-05-22 17:03:16)
标签:

中国

膨大剂

氯吡苯脲

平湖西瓜

杂谈

分类: 时评

2011年5月21日湖州日报
钱夙伟

 

    近日,江苏省丹阳市700多亩现代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园里,许多西瓜未成熟就竞相炸裂,“瓜裂裂”令当地瓜农伤透脑筋。(5月18日《新京报》)
    专家称,“不能排除膨大剂使用时机不当这一因素”。恕我孤陋寡闻,如果不是“瓜裂裂”,竟然从来不知道那些个大汁甜的西瓜,很可能是用膨大剂催大增甜的。
    幸好专家告诉我们,这种名为氯吡苯脲,别名为KT30或者CPPU的膨大剂,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首先开发,之后引入中国,是经过国家批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目前膨大剂在我国使用很广泛,长期的使用实践证明其对人体无害。
    不过这并不能让我放心。比如,专家称,“只要是在正常使用量范围内,膨大剂是安全的”。但是,谁能保证每一个瓜农都未超剂量使用?
    而且,即使安全,这种“氯吡苯脲”的化学名称与食品联系在一起,尤其在崇尚天然的今天,也让我有一种本能的不适。与其要捆绑着吃“氯吡苯脲”,我宁使吃个小一点、或者不是很甜的西瓜。
    事实上,在这种“氯吡苯脲”引进中国之前,也就是“老底子”的时候,也不见得就没有个大味甜的西瓜,比如浙江有名的平湖西瓜,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特别甜是因为施的羊粪。
    现在再这样种西瓜,产量肯定不行。比如,如“西甜瓜膨大增甜剂”,号称可以带来30%以上的增产效果。当然,终究要卖得出去,“增产效果”才能体现出价值,因此,这当中未免有风险,那就是像我一样的消费者,可能会对膨大剂西瓜“敬而远之”。而现在,这种风险因为不必标示是否使用膨大剂而得到了化解。
    也因此,如果膨大剂是安全的,但用无妨。但是,为了公平,既对不使用膨大剂的瓜农公平,也对不愿吃膨大剂的消费者公平,有没有使用膨大剂,或应该明白告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