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法院判“禁止上网”,能否挽救网瘾少年?

(2011-05-20 08:44:29)
标签:

未成年人

禁止令

凤冈县法院

缓刑考验期

杂谈

分类: 时评

2011-05-20黔中早报
本该不准进网吧还下什么禁令
钱夙伟(浙江湖州 职员)

 

  媒体昨日报道:凤冈县未成年人小陈(化名)沉湎网络不能自拔,为筹“网费”,他实施盗窃被捉。凤冈县法院以盗窃罪判处小陈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在判决的同时,凤冈县法院以法律文书的形式特别向小陈发出了“禁止上网”令,禁止其在缓刑考验期内进入网吧、游戏室等经营性娱乐场所。“禁止上网”令在我省尚属首例。


    对于未成年人,在作出缓刑判决的同时,下达禁止令,这样的判决比单一的缓刑判决更具约束力。然而,凤冈县法院的这张禁止令,却十分荒唐。

  众所周知,2002年起施行的国务院《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严格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既有如此明确的针对所有未成年人的“禁止令”,又何须再单独对小陈下达禁止令?

  问题还在于,对小陈下达禁止令,等于是对其他未成年人的“开放令”,而只禁止小陈缓刑考验期间进入营业性网吧,意味着缓刑考验期后,小陈就可以进入营业性网吧,这完全是漠视乃至否定国务院《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

  法院下达这么搞笑的禁止令,并非偶然。必须承认,近年来,严格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规定,在不少地方成了一纸空文,如小陈那样“经常出入网吧”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并非个别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