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领导默许缘何存在?

(2011-05-13 08:55:17)
标签:

铁山乡

重污染

环保法

领导默许

杂谈

分类: 时评

2011-05-18中国环境报
钱夙伟


    有消息称,在河南省平顶山舞钢市铁山乡韩庄村,当地村民发现,当地一家两年前就被关停的重污染企业,不知为何又开始进行生产。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当地相关部门的答复却是:死而复生的那家重污染企业,是在“一些领导的默许下才重新开工的”。之所以会得到领导默许,原因可能是“怕企业取缔后影响当地群众的就业问题”。

  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据了解,这家企业附近的5个村庄数千名村民每天都被这些烟尘折腾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当地群众岂会在乎这样的就业机会?即使就业的当地群众并非这5个村庄的人,但连在附近居住身体健康都会受到威胁,工作人员在厂里上班身体状况岂能受得了?

  实际上,一些地区的污染企业总是关停不了,大都是以就业之类为幌子。当地领导官员真正关心的并不是群众的身体健康,而是自己的政绩,而且,千方百计保护重污染企业这一行为本身,很可能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职,甚至存在某种难以言说的利害纠葛。舞钢市这家重污染企业当年是谁拍板上马的,又是如何通过环评的?无疑,“领导默许”的背后大有玄机。

  据了解,当地环保局对重污染企业死而复生很无奈,“实际上,对企业的关闭和取缔都需要政府来下文并组织实施”。这其实暴露出一些地区处于人治大于法治的尴尬现状。当地环保部门虽然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并且取缔重污染企业也是有法可依的,但是由于现行的体制束缚,如果没有当地政府领导发话,环保部门只能是无奈地看着重污染企业死而复生。

  在一些地方,环境污染之所以愈演愈烈,主要原因就是诸如“领导默许”之类的地方“土政策”经常凌驾于环境保护法之上。环保部门虽然有环境保护法这一尚方宝剑,但执行起来根本不敌“领导默许”之类的“土政策”。

  因此,笔者以为,只有让环境保护法真正“硬”起来,才不会有“领导默许”存在的空间,而且,“领导默许”本身要受到严厉追究。法律应当明确,如果一地发生污染事件,地方领导官员应当负主要责任。只有让治污不力乃至放任污染发生的官员真正付出代价,权力对于环境法律才会有一种敬畏感,地方领导官员才会自觉地去追求可持续发展。
 
环保法何以不敌“领导默许”

2011年05月13日齐鲁晚报
钱夙伟
 

    近日,平顶山舞钢市铁山乡韩庄村村民称,当地一家两年前就被关停的重污染企业,不知为何,不久前又开始生产。而接受东方今报记者采访时,当地相关部门的答复却是:死而复生的那家重污染企业,是在“一些领导的默许下才重新开工的”。(5月12日《东方今报》)

    实际上,污染企业关停不了,大都是以就业之类的民生为幌子。然而,显而易见,于当地官员来说,真正关心的还是自己的所谓政绩,而且,还不止于此,保护重污染企业,很可能是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责,甚至是某种难以言说的利害纠葛。比如,这家重污染企业,当年是谁拍板上马的,又是如何通过环评的,无疑,“领导默许”背后,大有玄机。

    据称舞钢市环保局对重污染企业死而复生很无奈,“能断定这家钢厂是重污染企业,但是目前环保部门还没有权力取缔它。”“实际上,对企业的关闭和取缔都需要政府来下文并组织实施。”这其实暴露出污染难以治理的实质,正是人治大于法治的尴尬现状。比如,虽然市环保局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取缔重污染企业有法可依,但如果没有领导发话,就会无所作为,甚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其死而复生。

    实际上,污染在不少地方愈演愈烈,而当地环保部门成了摆设,无不是诸如“领导默许”竟然比环保法更厉害。环保部门虽然似乎有环保法的“上方宝剑”,但事实上根本不敌“领导默许”。显然,问题的症结,是环保法没有权威性。也因此,“领导默许”可以凌驾于环保法之上。显然,只有环保法“硬”起来,才没有“领导默许”的空间,而且,“领导默许”本身也要受到严厉的追究。否则,治污就根本无从谈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