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舆论导向”不是官员丑行的护身符

(2010-11-13 09:14:20)
标签:

濮阳市委办公室

舆论导向

河南日报

桃园酒店

杂谈

分类: 时评

2010年11月13日春城晚报>春城时评>拍案惊奇
□ 钱夙伟

 

    《河南日报》日前刊登了一封题为《俺的饭钱啥时能要回来》的群众来信,信中反映了濮阳市委办公室欠桃园酒店13万元饭钱没有支付,而原酒店承包人无力偿还酒店供货商张振峰等人10万余元货款,从而导致供货商生活困难的情况。濮阳市委办公室对群众来信和报道提出异议:认为《河南日报》“刊发未经认真审核的文章,让于法无据的问题见诸报端,有损我单位(濮阳市委办)的形象,也不利于党报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强烈要求从《河南日报》电子版上删去该文章”。

    什么叫“正确的舆论导向”?显然,在濮阳市委办看来,就是为官员讳,为官员遮羞。乃至因此可以不顾事实,甚至一手遮天。这些官员早已习惯于把“舆论导向”当成自己为所欲为甚至无法无天的遮丑布和护身符。于是,如今遮丑布才稍稍被揭开一角,就扣上“不利于党报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大帽子,居然还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

    “正确的舆论导向”显然还被当成可以颠倒黑白的理由。“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人家上门要债,几个连带关系人也一起上门,却被说成是“属无理取闹行为”。两张欠条明确写着,欠费产生的时间是在2007年之后,但领导正式起草的公函却声称,“2006年以来……未产生任何欠账”。

    说到底,对于濮阳市委办的官员,“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不让老百姓说话。一封群众来信,而且人家还证据确凿,党报一登,就似乎大逆不道了。所谓“未经认真审核”,其实就是未经他们的审核,未经他们的同意。“强烈要求”更像是在下“删去该文章”的最后通牒。“正确的舆论导向”在他们手里成了一根棍子,逆我者,就看我的厉害。那副霸道,实在溢于言表。

    显然,对待党报都如此盛气凌人,于老百姓,当然更可以肆无忌惮。欠债不还,或只是这个市委办作派的冰山一角。当然,濮阳市委办的狂妄,也是所谓“正确的舆论导向”导出来的,换言之,是长期以来舆论对他们监督缺位使然,于是,一则“来函照登”,就如摸了他们的老虎屁股一般。而这恰恰表明,这才正是“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关新闻见A11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