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用GPS 照料老人
(2010-10-20 08:47:24)
标签:
独居老人gps定位上海市民政部门老年友好型城市杂谈 |
分类: 时评 |
2010年10月19日浙江工人日报>工论
钱夙伟
据媒体报道,10月12日,在世博中心举行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老年人生活更美好”国际论坛上,上海市民政部门表示,正在探索通过红外线探测、GPS定位等多种高科技手段的组合,建立独居老人紧急援助系统,为失智老人、独居老人提供更为科学的照料服务。
无疑,老龄化已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比如上海,截至2009年底,上海市户籍60岁以上老年人口315.7万,占总人口的22.5%,人口预期寿命已达81.73岁。面对老龄人口加速上升,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经济、医疗、服务保障水平,确实需要有新的思路新的办法,因此,在为老服务中,新理念、新科技、新技术、新材料大有可为。
比如,随着独居老人的增加,如何确保他们得到及时的照料服务,已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即使独居老人有子女,但于生活压力之下,或许也确有许多为难之处。而让老人们全天候全方位地置于视线之内,无疑需要借助于高科技的力量。
也因此,针对失智老人容易走失的状况,上海民政部门在虹口区探索失智老人佩戴GPS定位装置的试点。老人带上这一装置后,如果离家超过一定范围,装置将主动给老人的照顾者发送短信提醒;一旦发生老人走失,照顾方可依托GPS定位。将GPS用于服务老人,实现以科技手段对老年群体的关爱,显然是老龄事业的与时俱进,也是现实的需要。
据悉,上海目前正在着力开展“老年友好型城市”的建设,力争通过政策、服务、场所和设施等方面的支持,优化老年人的健康条件、参与机会和安全保障,充分挖掘老年人的潜能,促进老年生活质量的提高。在这当中,高科技手段的充分运用,自是题中之义,也值得各地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