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游实名制,又一块鸡肋?

(2010-08-02 08:19:12)
标签:

保护未成年人

网游实名制

鸡肋

杂谈

分类: 时评

2010-08-02长江商报   
钱夙伟

 

    从8月1日起,由文化部制定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将正式实施。然而新规尚未实施,网络却已经流传了多种破解新规定的方法。专家表示,若想全面实施网络实名制,还需引入摄像比对等技术手段。(8月1日中国新闻网)

    之前曾有专家断言,该《办法》最大的意义在于防止未成年人沉溺于网络游戏,但通过记者走访发现,实名登录系统只要求提供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并不能识别信息与玩家的对应关系,轻易即可被“破解”。 于是,这本来是在“网瘾”这一社会问题愈趋严重的情况下,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又一举措,却成了又一块鸡肋。

    应当说,有关方面为遏制网游负面影响,这些年来的举措可谓接二连三,比如有关部门曾推出过“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2007年多达14个部委联合出台的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规定中,更要求对未实施限时营业的网吧,在每日0时至8时暂停其互联网接入服务。然而现在呢,这些规定都成了黑瞎子掰苞谷,掰一个,扔一个。

    这其实反映了有关方面的矛盾和尴尬。一方面,当网瘾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迫于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强大压力,不得不对网络游戏的危害性,加以一定的限制,但是,另一方面,又迫于网游产业的压力,同时,比如“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收入规模达78.19亿元,环比增长达4.1%”的网游产业市场,也让有关方面难以割舍进退失据。

    于是,陆续出台的一个个措施和规定,有的本身先天不足,与现实脱节,根本没有可行性,比如防沉迷系统。而现在的网络实名制,甫一出台,却轻易即可被“破解”。也许,这从根本上说,是有关方面对于保护未成年人、遏制网游的负面影响,还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意识。在利益博弈中,不能摆正位置,就只会消极应对。

 

网游实名制,又一块鸡肋?
2010年08月02日江阴日报
□ 钱夙伟

 

    从8月1日起,由文化部制定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将正式实施。然而新规尚未实施,网络却已经流传了多种破解新规定的方法。专家表示,若想全面实施网络实名制,还需引入摄像比对等技术手段。(8月1日中国新闻网)

    之前曾有专家断言,该《办法》最大的意义在于防止未成年人沉溺于网络游戏,但通过记者走访发现,实名登录系统只要求提供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并不能识别信息与玩家的对应关系,轻易即可被“破解”。于是,这本来是在“网瘾”这一社会问题愈趋严重的情况下,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又一举措,却成了又一块鸡肋。

    应当说,有关方面为遏制网游负面影响,这些年来的举措可谓接二连三,比如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曾推出过“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2007年多达14个部委联合出台的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规定中,更要求对未实施限时营业的网吧,在每日0时至8时暂停其互联网接入服务。然而现在呢,这些规定都成了黑瞎子掰苞谷,掰一个,扔一个。

    这其实反映了有关方面的矛盾和尴尬。一方面,当网瘾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迫于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强大压力,不得不对网络游戏的危害性,加以一定的限制,但是,另一方面,又迫于网游产业的压力,同时,比如“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收入规模达78.19亿元,环比增长达4.1%”,也让有关方面难以割舍进退失据。

    于是,陆续出台的一个个措施和规定,有的本身先天不足,与现实脱节,根本没有可行性,比如防沉迷系统。而现在的网络实名制,甫一出台,却轻易即可被“破解”。显然,这从根本上说,是有关方面对于保护未成年人、遏制网游的负面影响,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意识。而在这场利益博弈中,如果不能摆正位置,必然只会消极应对,甚至只是表演一种姿态,不断出台的“打补钉”举措,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的花拳绣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