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长热线收费是收费成瘾的缩影

(2010-03-20 09:11:38)
标签:

武汉

市长热线

收费成瘾

权力

商品化

杂谈

分类: 时评

2010.03.20辽沈晚报
□钱夙伟

http://epaper.lnd.com.cn/lswb/20100320/m_205802.jpg制图:张广墅 

    市长热线,是一市之长倾听民声的一个捷径,而市民也多是因部分政府职能部门不作为,不得已才向 “市长”反映。这本来是一个亲民的交流平台,然而近日,有网友爆料,质疑“武汉市长热线12345”是“烧钱热线”。记者就此进行实地探访发现,政府职能部门对外公布的服务热线,基本上都要向拨打电话者收取话费。(3月19日《楚天金报》)
    这真是咄咄怪事。市民无论是投诉还是建议,都出于一个公民的责任,体现出对政府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如网友所说,群众热心反映情况,暂不说奖励,起码电话应当免费。 “这些电话都没人打,岂不是政府更加目闭耳塞,受损失的是国家,是公众啊。 ”
    另一方面,市民反映情况,或存在的问题,或需要改善提高的不足,都意味着政府工作中的失责失误,且不说追究你的责任,至少这电话是因为你的工作不到位甚至不作为乱作为而打,电话费首先理所当然也要你买单啊。
    实际上,这也与“免费政府”的方向背道而驰。政府是公众供养的,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而既然政府的财政收入来自于纳税人,纳税人实际上也已经为各项服务买了单,包括热线电话的费用,再收费,无异于重复收费。
    热线收费,无疑是政府与公众关系的错位。本来,作为公仆,为主人服务,怎么还可能向主人收费呢。但是,于某些官员看来,自己手中的权力,不是无偿地用来为民服务的,而是牟取部门乃至个人利益的工具。市长热线收费不说,居然还高收费,乃至被称为“烧钱热线”,其中折射出的,显然是权力的商品化。市长热线收费只是某些政府部门收费成瘾的一个缩影。
    热线收费,在公众与政府之间,多了一道门槛,不仅成为政府亲近民众的障碍,公众的投诉、反映,有可能因此被拒之于门外,“热线”必然不热。而付费之后再接受的“服务”,也必然是变了味的服务,全心全意的服务,显然不过是奢望。也因此,服务热线收费,不仅是对执政为民的消解,也必然地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市长热线收费是收费成瘾的一个缩影

2010年3月19日浙江潮评论>浙江潮视点    
钱夙伟

 

  市长热线,是一市之长倾听民声的一个捷径,而市民也多是因部分政府职能部门不作为,不得已才向“市长”反映。这本来是一个亲民的交流平台,然而近日,有网友爆料,质疑“武汉市长热线12345”是“烧钱热线”。记者就此进行实地探访发现,政府职能部门对外公布的服务热线,基本上都要向拨打电话者收取话费。(3月19日《楚天金报》)

  这真是咄咄怪事。市民无论是投诉还是建议,都出于一个公民的责任,体现出对政府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如网友所说,群众热心反映情况,暂不说奖励,起码电话应当免费。“这些电话都没人打,岂不是政府更加目闭耳塞,受损失的是国家,是公众啊。”

  另一方面,市民反映情况,或存在的问题,或需要改善提高的不足,都意味着政府工作中的失责失误,且不说追究你的责任,至少这电话是因为你的工作不到位甚至不作为乱作为而打,电话费首先理所当然也要你买单啊。

  实际上,这也与“免费政府”的方向背道而驰。政府是公众供养的,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而既然政府的财政收入来自于纳税人,纳税人实际上也已经为各项服务买了单,包括热线电话的费用,再收费,无异于重复收费。

  热线收费,无疑是政府与公众关系的错位。本来,作为公仆,为主人服务,怎么还可能向主人收费呢。但是,于某些官员看来,自己手中的权力,不是无偿地用来为民服务的,而是牟取部门乃至个人利益的工具。市长热线收费不说,居然还高收费,乃至被称为“烧钱热线”,其中折射出的,显然是权力的商品化。实际上,凡是手中有权力的,都在想方设法地设计收费名目,市长热线收费只是某些政府部门收费成瘾的一个缩影。

  热线收费,在公众与政府之间,多了一道门槛,不仅成为政府亲近民众的障碍,公众的投诉、反映,有可能因此被拒之于门外,或者是存心拒之于门外,“热线”必然不热。而付费之后再接受的“服务”,也必然是变了味的服务,全心全意的服务,显然不过是奢望。也因此,服务热线收费,不仅是对执政为民的消解,也必然地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