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必为大学生掏粪戴高帽

(2010-03-08 09:33:43)
标签:

大学生

掏粪工

朱军

杂谈

分类: 时评

2010-03-08长河晨刊  
■钱夙伟


    此前有观点认为大学生当掏粪工完全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全国政协青联委员朱军接受采访时认为,大学生从事掏粪工作“可能会改变中国的掏粪现状”,并且“无论是在思维,还是掏粪工具的使用上,大学生都具备优势”。 据3月7日新华社

  大学生从事掏粪工作“可能会改变中国的掏粪现状”,对因为就业难而无奈当了掏粪工的大学生,简直是乱戴“高帽子”。掏粪无疑是简单劳动,很大程度上更需要的不是专业技术和先进“思维”,而是高尚的敬业精神,如著名的掏粪工时传祥。对于“掏粪工具的使用”,主要还是熟能生巧,这并非大学生就“具备优势”。显然,即使掏粪工都换了如朱军那样公认的佼佼者,也未必能改变中国的掏粪现状。

  显而易见,大学生在掏粪工这样的低端岗位就业,其一是人力资源的浪费。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大学生当掏粪工这种低层次的就业,和西安的北大毕业生卖肉、扬州的留德博士开餐馆一样,是人才的倒置和错位。专业不对口,一般也难以实现自己价值的最大化。其二是空耗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却去从事简单劳动,让人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之憾,于整个社会投入产出来说,无疑付出成本太高。

  当然,大学生当掏粪工,似乎表明所谓的天之骄子,其价值观念、择业观念与时俱进的转变。但是,如果把这所谓的“观念改变”,放在掏粪工 “具有事业单位编制,收入有保障”的背景之下,就不值得欣赏,甚至让人可悲,因为,这多少折射出现在有的大学生追求安逸平稳的心态,如果这成为大学生的人生目标,那么我们的高等教育,就不能说得上是成功的。

 

大学生当掏粪工,大可不必鼓掌

2010-03-08 华商晨报
钱夙伟

 

    新闻事件:“我为他们鼓掌,他们摘下了顶在头上的‘花冠’。”3月5日,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全国政协青联委员朱军说,大学生从事掏粪工作存在优势,“可能会改变中国的掏粪现状”,从而将“使中国摆脱传统意义上的掏粪”。(3月7日新华网)


  大学生当掏粪工,似乎表明所谓的天之骄子,其价值观念、择业观念与时俱进的转变。但是,如果把这所谓的“观念改变”,放在掏粪工“具有事业单位编制,收入有保障”的背景之下,就不值得欣赏,甚至让人可悲,因为,这多少折射出现在不少大学生追求安逸平稳的心态。而如果这成为大学生的人生目标,那么我们的高等教育,就不可能是成功的。

  如果说这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那么与此同时必然挤掉大量低层次打工者的就业机会,大学生和他们“抢饭碗”,不仅增加了他们的就业困难,也加剧了整个就业形势的紧张。无论如何,对大学生当掏粪工,大可不必“鼓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