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储蓄”不宜提倡

(2009-12-25 08:55:38)
标签:

沈阳市

雨田实验中学

道德储蓄

人品

账本

好事

道德感

功利性

教育

分类: 时评

2009-12-25老年日报
钱夙伟


  去年9月,辽宁省沈阳市雨田实验中学制定了《人品储蓄明细及要求》。每名学生都有一个“人品账本”,账本记录着他们在学校“道德银行”里的存款和支取情况。在这里,学生的一言一行都以“人品币”的形式被量化。(据《中国青年报》)

  “道德储蓄”的弊端十分明显。其一,好人好事与“人品币”的“利益”挂钩,其出发点和动机必然带有功利性;其二,许多应当做到的行为规范,有些不过是举手之劳的“好事”,都能得到相应的“人品币”,这就让“人品”本身贬值,对校园风气的形成反而起了负面的影响。

  其实,做好人好事是内心道德感的必然要求,绝不是因为有“人品币”的奖励。而且,将道德“储蓄”,好人好事不仅成为一种资本,而且可以对以后的错事进行补偿,也违背了做好人好事的初衷。

  “道德储蓄”要鼓励倡导精神上的追求,另一方面这种追求又要靠物化的诱惑去激发,于是最终还是变成了物欲的追求。显然,因为推行者心态的浮躁,必然地让精神文明商品化,于是,旨在鼓励奉献,却成了鼓动索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