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52名教师缘何“空手套白狼”

(2009-09-16 08:03:11)
标签:

河南郏县

人事改革

压缩编制

教师

编外离岗

沉重代价

财政负担

杂谈

分类: 时评

2009.9.15楚天都市报>楚天时评
钱夙伟(浙江湖州)

 

    2003年,河南郏县实行人事改革,“当时郏县共有5000多名教师,但根据省里下达的文件,郏县只能有4202个教师编制。”“直接让一些教师退,肯定会妨碍稳定,继续保持超编,省里面也不会允许。”为了完成任务,该县对252名教师实行编外离岗,工资照拿,待遇与在职教师相同,也能晋级(9月14日《中国青年报》)。
    无疑,当时是把压缩编制当作改革成败的标志。于是,开出种种优惠,以致不少教师为争取“编外离岗”而谎报年龄,进行权钱交易。而县政府为完成上级任务,也予以默认。
    以如此沉重代价换来的编制达标,却根本没有任何的前瞻性。“2003年那时的指标是按照第九次人口普查来做的,正好赶上了中小学生较少的那一批。现在学生数量增加了两万余人,中小学又开设了许多课程,每一项都需要更多的教师。”
    于是,当时改革的两大目的,事实上全部泡汤。一是减轻财政负担,然而现在252名“编外离岗”教师每个月的工资,“够让县财政头疼”。二是提升教育质量,显然也并未如预期。相反,因目前学生数量的增加、教师数量的不足,教育的质量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显而易见,这场改革的设计,并没有从实际出发,甚至没有进行可行性研究,于是从头至尾成了一场政绩秀。

 
252名教师不上班却领工资
2009-09-15长河晨刊
■钱夙伟/文 陶小莫/图

http://olpaper.xplus.com.cn/papers/chck/20090915/ckb2915c_3.jpg
    6年前,老师不上班就拿工资,在河南省郏县的教育界成为了事实。“这些人有的还不到40岁,但待遇却与在职教师相同,工资照拿不说,而且还能晋档晋级,真是白领工资的 ‘白领’。在县政府的文件里,这252个人被称作 ‘编外离岗’。”一位退休老教师略带不平地说。据9月14日《中国青年报》

  压缩编制成为当时该县改革唯一的硬任务硬指标。于是,开出种种优惠。以致不少教师为争取“编外离岗”而谎报年龄。县政府为完成上级任务,也居然予以默认。但是,以如此沉重代价换来的编制达标,却根本没有任何的前瞻性。如今当地学生数量比当时猛增两万多人,课程增开,小学由五年制改成了六年制,每一项都需要更多的教师。于是,当时改革的两大目的,事实上全部泡汤。不仅没有减轻财政负担,而且教育质量的提升也不如预期。显而易见,这场改革的设计,并没有从实际出发,甚至没有进行可行性研究。这种说改就改、说怎样改就怎样改的“拍脑袋改革”,实在是改革不能承受之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