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问政”从听到办势在必行

(2009-07-28 17:53:06)
标签:

广东省委

民意

意见建议

拍砖

政府效率

杂谈

分类: 时评

2009年07月28日四川日报
■钱夙伟

 

    几天前,人民网、南方网、奥一网等网站负责人来到广东省委办公厅,参加专门召开的“网友意见建议交办会”,有关部门将一个多月来网友“灌水”、“拍砖”的10多万条帖子,经过整理、分析、筛选后归纳为5大类17个问题,现场转交相关职能部门,并要求职能部门3个月内将交办意见和进度反馈给广东省委办公厅。(7月13日《人民日报》)  
    网络无疑已经成为民意的一条主要通道。无论“灌水”还是“拍砖”,无论尖锐、尖刻乃至逆耳,都是鲜活的民情反映,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鸵鸟式的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当然是一种不智,但只听不办,网友的意见建议因此自生自灭,实际上也是罔顾民意。不仅“听”而且“办”,置于网络时代,已成为检测执政为民的一根标杆。
  当然,过去“网络问政”主要集中在“听政”阶段,如网络邮箱、网上信访、网络举报等,通过多种网络渠道“听”来的意见建议,没有具体落实到“办”,是因为还没有一个可靠的机制进行约束和规范。但是,不可否认,正因如此,也成为某些政府部门对网络民意只听不办甚至连听也不屑的理由。
  “网络问政”只听不办,导致目前网上“说”的一头热,网下“听”的一头却冷,民意对政府行为的影响力大大打折,许多积压的矛盾和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疏导和解决,不仅大大影响政府效率,损害政府形象,归根到底也是损害了公众利益。显然,“网络问政”从听到办,建立一个可行的“办”的机制,已是势在必行。
  确实,网友反映的问题数以万计,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宏观”政策领域的问题,也有涉及个案、个别诉求的“微观”现象,如此庞大的数目,繁杂的内容,从“听”到“办”有很大的难度,也不可能有一件解决一件。而过去党政机关习惯的办事流程,显然已不适应“网络问政”的新形势,如何务实地从听到办,考验着我们的为民情怀和政治智慧。
  广东是全国网络用户第一大省,作为建立与网友互动的长效机制、对网民意见建议处理和反馈机制的积极探索,广东省委第一次“网友意见建议交办会”的召开,标志着广东网络问政从“网上听政”向“施政实招”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令人欣喜,而推动“网络行政”的更好实施,无疑也需要有更多这样的探索和实践。


 “网络问政”从听到办势在必行
2009年7月15日宁波日报
钱夙伟
 
  近日,人民网、南方网、奥一网等网站负责人来到广东省委办公厅,参加专门召开的“网友意见建议交办会”,有关部门将一个多月来网友“灌水”、“拍砖”的10多万条帖子,经过整理、分析、筛选后归纳为五大类17个问题,现场转交相关职能部门,并要求职能部门三个月内将交办意见和进度反馈给广东省委办公厅。(7月13日《人民日报》)

  网络无疑已经成为民意的一条主要通道。无论“灌水”还是“拍砖”,都是鲜活的民情的反映,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驼鸟式的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当然是一种不智;但只听不办,让网民说过算数,网友的意见建议因此自生自灭,实际上也是罔顾民意。不仅“听”而且“办”,已成为检测执政为民的一根标杆。

  “网络问政”只听不办,导致目前网上“说”的一头热,网下“听”的一头却冷,民意对政府行为的影响力大大打折,许多积压的矛盾和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疏导和解决,不仅大大影响政府效率,损害政府形象,归根到底也是损害了公众利益。显然,“网络问政”从听到办,建立一个可行的“办”的机制,已是势在必行。确实,网友反映的问题数以万计,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宏观”政策领域的问题,也有涉及个案、个别诉求的“微观”现象,如此庞大的数目,繁杂的内容,从“听”到“办”有很大的难度,也不可能有一件解决一件。而过去党政机关习惯的办事流程,显然已不适应“网络问政”的新形势,如何务实地从听到办,考验着我们的为民情怀和政治智慧。

  广东是全国网络用户第一大省,作为建立与网友互动的长效机制、对网民意见建议处理和反馈机制的积极探索,广东省委第一次“交办会”的召开,标志着广东“网络问政”从“网上听政”向“施政实招”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令人欣喜,而推动“网络行政”的更好实施,无疑也需要有更多这样的探索和实践。


“网络问政”从听到办势在必行

2009年7月14日南方网
钱夙伟


  几天前,人民网、南方网、奥一网等网站负责人来到广东省委办公厅,参加专门召开的“网友意见建议交办会”,有关部门将一个多月来网友“灌水”、“拍砖”的10多万条帖子,经过整理、分析、筛选后归纳为五大类17个问题,现场转交相关职能部门,并要求职能部门三个月内将交办意见和进度反馈给广东省委办公厅。(7月13日《人民日报》)

  网络无疑已经成为反映与收集民意的一条重要通道。无论“灌水”还是“拍砖”,无论尖锐、尖刻乃至逆耳,都是鲜活民情的反映,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驼鸟式的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当然是一种不智,但只听不办,让网民说过算过,网友的意见建议因此自生自灭,实际上也是罔顾民意。不仅“听”而且“办”,置于网络时代,已成为检测执政为民的一根标杆。

  当然,过去“网络问政”主要集中在“听政”阶段,如网络邮箱、网上信访、网络举报等,通过多种网络渠道“听”来的意见建议,有没有具体落实到“办”,还没有一个可靠的机制进行约束和规范。正因此,也成为某些政府部门对网络民意只听不办甚至连听也不屑的理由。

  “网络问政”只听不办,导致目前网上“说”的一头热,网下“听”的一头却冷,民意对政府行为的影响力大大打折,许多积压的矛盾和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疏导和解决,不仅大大影响政府效率,损害政府形象,归根到底也是损害了公众利益。显然,“网络问政”从听到办,建立一个可行的“办”的机制,已是势在必行。

  确实,网友反映的问题数以万计,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宏观”政策领域的问题,也有涉及个案、个别诉求的“微观”现象,如此庞大的数目,繁杂的内容,从“听”到“办”有很大的难度,也不可能有一件解决一件。而过去党政机关习惯的办事流程,显然已不适应“网络问政”的新形势,如何务实地从听到办,考验着我们的为民情怀和政治智慧。

  广东是全国网络用户第一大省,作为建立与网友互动的长效机制、对网民意见建议处理和反馈机制的积极探索,广东省委第一次“交办会”的召开,标志着广东网络问政从“网上听政”向“施政实招”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令人欣喜,而推动“网络行政”的更好实施,无疑也需要有更多这样的探索和实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