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乡村都建成“中国农业公园”

(2009-04-26 09:03:01)
标签:

环保

中国农业公园

乡村

农耕文化

杂谈

分类: 文化

2009-04-25中国妇女报   
钱夙伟


    刚刚结束的2009中国绿色村庄年会,评出了首批“中国农业公园”。评选由亚太环境保护协会、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亚太农村社区发展促进会、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特色村工作委员会等联合组织发起,评选标准由乡村风景、农耕文化、民俗风情、历史遗产传承、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环境等11个指标组成。

    城市里有市民休闲公园,农村当然也应该有公园,按照“中国农业公园”的评选标准,农业公园是乡村休闲和农业观光的升级版、农业旅游的高端形态,是包括广阔的田野在内,农作物种植和农耕文化相结合的大农业公园。随着生态休闲和乡土文化旅游的兴起,显然,“中国农业公园”是服务于包括市民、农民在内的一个全体国民公园。

    这个前景无疑令人兴奋。老实说,目前大部分农村的现状,与“中国农业公园”的要求相距甚远,甚至背道而驰。譬如污染触目惊心。村民环保意识普遍淡薄,脏乱差随处可见,生态遭到破坏,绿水青山已不复见,不少乡村甚至赖以生存的饮水都得引水、买水。

    又譬如不少地方把建设新农村,片面理解为大拆大建,不仅将重蹈许多城市建设中不重视保护的覆辙,随着新楼一片片崛起,承载历史的记忆也同时被抹去,使乡村传统文化的根脉面临从此全部切断的危险。

    实际上,现在农村的环境危机,不仅在于破坏程度的严重,更在于不少地方的治理,还没有摆上议事日程,甚至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人们还普遍以为,生态建设、污染治理只是城市的问题。有些地方,一方面把乡村的大树往城市移栽,另一方面又把污染向农村转移。这当然只会使农村与“中国农业公园”渐行渐远。

    然而,不建设好农村,不把乡村建设成“农业公园”,生态环境恶化的农村“包围”城市,即使建造再多的城市公园,有更多的城市“绿肺”,又如何有一个好的宜居环境?而且,农民们建起的新房子,也很可能仍被污水所环绕,垃圾所包围,甚至笼罩在污蚀的空气里,至于绿色农业,当然也更不可能。

    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园形态,农业公园涵盖美学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艺术化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科学化的农业生产,是一个更能体现和谐发展的科学模式。可喜的是,近日召开的中国绿色村庄年会不仅评选出首批“中国农业公园”,还达成共识,计划在5至8年时间内打造出100个“中国农业公园”,这无疑让人充满期待。 
  
把乡村都建成“中国农业公园” 
2009.4.24中国商报
钱夙伟 
 
  刚刚结束的2009中国绿色村庄年会,评出了首批“中国农业公园”。评选由亚太环境保护协会、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亚太农村社区发展促进会、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特色村工作委员会等联合组织发起,评选标准由乡村风景、农耕文化、民俗风情、历史遗产传承、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环境等11个指标组成(4月17日《浙江日报》)。
  城市里有市民休闲公园,农村当然也应该有公园,按照“中国农业公园”的评选标准,农业公园是乡村休闲和农业观光的升级版、农业旅游的高端形态,是包括广阔的田野在内,农作物种植和农耕文化相结合的大农业公园。随着生态休闲和乡土文化旅游的兴起,显然,“中国农业公园”是服务于包括市民、农民在内的一个全体国民公园。
  这个前景无疑令人兴奋。老实说,目前大部分农村的现状,与“中国农业公园”的要求,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譬如污染触目惊心。村民环保意识普遍淡薄,脏乱差随处可见,生态遭到破坏,绿水青山已不复见,不少乡村甚至赖以生存的饮水都得靠引水、买水。
  又譬如不少地方把建设新农村,片面理解为大拆大建,不仅将重蹈许多城市建设中不重视保护的覆辙,而且随着新楼一片片崛起,承载历史的记忆也同时被抹去,使乡村传统文化的根脉面临从此全部切断的危险。
  实际上,现在农村的环境危机,不仅在于破坏程度的严重,更在于不少地方的治理,还没有摆上议事日程,甚至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人们还普遍以为,生态建设、污染治理只是城市的问题。有些地方,一方面把乡村的大树往城市移栽,另一方面又把污染向农村转移。这当然只会使农村与“中国农业公园”渐行渐远。
  然而,不建设好农村,不把乡村建设成“农业公园”,生态环境恶化的农村“包围”城市,即使建造再多的城市公园,有更多的城市“绿肺”,又如何有一个好的宜居环境?而且,农民们建起的新房子,也很可能仍被污水所环绕,垃圾所包围,甚至笼罩在污蚀的空气里,至于绿色农业,当然也更不可能。
  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园形态,农业公园涵盖美学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艺术化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科学化的农业生产,是一个更能体现和谐发展的科学模式。可喜的是,近日召开的中国绿色村庄年会不仅评选出首批“中国农业公园”,还达成共识,计划在5至8年时间内打造出100个“中国农业公园”,这无疑让人充满期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