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lybs.com.cn/lianyi/images/1-1.jpg
2009年2月10日联谊报>民主论坛
钱夙伟
今年以来,中国教育电视台台标由英文字母缩写“CETV”改为汉字的“中国教育”。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近日特地去函感谢,并在函中指出,根据相关法律,包括央视在内的全国40%的卫星电视频道的台标都需要修改。
电视台台标采用本国文字或拼音的字母缩写形式,本是法律的规定,而电视既已成为当今最具影响的媒体之一,台标又总是标注在屏幕固定位置,使用母语,也是母语地位的形象体现。作为“社会公器”,自当带头遵纪守法,而尊重热爱母语,规范使用母语,也是自己不容推辞的社会责任。也因此,国际知名电视机构的缩写,如英国的BBC、美国的NBC、日本的NHK,都是本国文字或拼音的字母缩写形式。
实际上,台标使用母语,也是方便观众的需要。现在上星电视频道已多达50个,用外文标注,于许多观众难以辨认。当然,凭借央视的影响力,“CCTV”观众已不存在认知上的任何障碍,但是,作为国家电视台,台标与法律的规定不符,且不使用母语,其导向上的负面性尤其严重,也是观众所绝对不能接受的。
然而,央视相关人士对此的表示却令人失望,据称“央视的台标已经延续了数十年,非常珍贵,不可能轻易更改。若要更改,必须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
固然,央视台标已成了知名品牌,是非常珍贵的无形资产。但既与法律不符,又有责任担当缺失之憾,就自当一票否决,忍痛割爱。即使蒙受再大的损失,也是一笔必须交付的学费。至于“若要更改,必须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当然并无错,但是,央视自己更应有正确的认识,切不可将“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凌驾于法律之上,更不能当作推脱的遁词。
虽然改掉CCTV有点可惜,但既然迟早要改,还不如趁早。其实,改个台标,也并非会多么严重的影响。只要自身质量过硬,新台标很快就会赢得观众并建立起权威形象。就如当年的《读者文摘》改为《读者》,迅速得到认可,读者也并未流失,而且一直长盛不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