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钱塘江上要建几座桥

(2009-01-09 08:57:08)
标签:

水鸟

杭州湾大桥

死鸟

哈得逊

钱塘江

杂谈

分类: 时评

2009年第2期三联生活周刊

钱夙伟

 

    钱塘江边的水鸟领地,逐年被蚕食,浙江野鸟会会长陈水华发表的2005年《杭州观鸟地图》中,钱塘江边有3个水鸟区,仅三年,已基本消失。杭州湾大桥发现大量死鸟。钱江七桥段浅滩,是硕果仅存的一块较大的水鸟栖息地,但随着七桥的建设,水鸟的这一“最后天堂”也可能因此消逝。( 12月28日《青年时报》)

    不知是不是巧合,在读到上述令人沉重的报道的同时,欣赏到新华社播发的一组图片, 12月27日,在斯洛文尼亚梅德沃代附近的湖中,众多的天鹅在觅食,好似花样游泳运动员在进行表演。(12月28日新华网)因此,尤其让人叹息,如此在钱塘江上也应常见的景情,难道从此绝迹?

    无疑,水鸟最大的生存威胁,是越造越多,而且其增加的速度迅猛得水鸟们几乎来不及适应的大桥。自1937年钱塘江大桥通车,直至1991年建成钱江二桥,长达半个多世纪,钱塘江上只有一座桥,如今,只短短十多年,至今年12月26日刚刚开通的钱江九桥,目前钱塘江建成通车的已有七座桥梁。而钱江七桥、钱江八桥已于12月18日同时开建。至于钱塘江跨海大桥,第一座5月1日刚通车,第二座又在12月14日开工。

    如此密集的桥梁,不仅成为水上航运的障碍,桥墩对航行的干扰不可避免,也不利于防洪,而最大的隐忧,更在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当然,现在每个较大型的建设项目开工前,都要做环境影响评价,钱塘江上所有的桥梁,必然也要经过这样一个程序,然而钱塘江上水鸟栖息地的消逝,以及杭州湾大桥的大量死鸟,表明这种生态评测,是多么地靠不住。

    其实,即使不是专家,也不需要多么专业的测评,几乎凭常识就能判断,密集到差不多从这座桥就能望见那座桥,还能给水鸟们留下多少不受干扰的栖息地。当然,建桥是发展经济的需要,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创造了巨大的效益,但是,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其损失却是不可弥补的,这于如今,应该已经成为共识。

    实际上,即使是交通的实际需要,也并不是只能建桥。美国纽约哈得逊河从曼哈顿岛到新泽西州20年代通过建桥连通两地,然而,现在两地的交通,靠的却是41座隧道,其中4座铁路隧道,13座地铁,以隧道替代桥梁,既没有影响哈得逊河的航运,两岸交通也不受气候影响,更让环境的影响,几乎减少到零。

    这让人想起了去年10月一则让我们匪夷所思的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温特斯普林斯市一项耗资8亿美元的大型建筑工程,因人们在当地一座手机信号塔上发现了一个白头鹰巢,而可能被迫中断。(10月15日新华社)显然,面对方兴未艾的造桥势头,我们要问的,不是钱塘江上还要建几座桥,而是对环保,到底有多少敬畏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