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局长何以管不好“一只”狗
(2008-11-12 08:39:05)
标签:
郑州市养狗新政市政管理执法12个局长杂谈 |
分类: 时评 |
2008年11月08日浙江潮评论>第一热评
钱夙伟
为了给城市的养狗者立下规矩,郑州市推出声势浩大的“养狗新政”。政府财政耗资不菲,一些百姓利益受到损失。然而,这项轰轰烈烈的“新政”实施整整一年之际,许多缴纳了富有争议的养犬管理费的守法者,以及经常被各种“不法狗”惊扰的老人孩子都不免疑惑,负责此项工作的郑州市市政管理执法局共12个正副局长,为何管不好“一只”狗?(11月7日新华网)
实际上,除了12个正副局长,如果加上党委委员、调研员等职务,郑州市行政执法管理局的领导近30名。一个局,局级领导就近30名,工作人员又有多少?或许管不好“一只”狗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一个局竟配备了那么多的领导,正应了那句老话“三个和尚没水喝”。
然而,管不好“一只”狗,还很可能只是问题的冰山一角。一个局,该是个多大的“庙”?竟供奉这么多的“菩萨”,必然是增加财政负担。譬如近30名局级领导,当然都得有相应的收入和待遇,或许还要配备相应的秘书、驾驶员。“人头费”就已是如此沉重负担,还能否保证足够的经费用于管理和执法?
既有职,手中当然都得有相应的权,于是分工之细自不待言,光是协调这近30名局级领导之间的关系,恐怕也得让局长耗去不少精力。领导层如此庞大,必然造成下设部门的臃肿和整体效率的低下。而分工不管怎么细化,一个局的工作,毕竟不需要这么多的领导,于是必然或人浮于事或无所事事甚至因此而滋事生非,而领导层如此,下面风气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个局会有这么多的领导,是“官本位”观念和现行干部体制的必然产物,长期来只能上不能下,领导职数不断增加,而目前对县局级领导的编制,并没有硬性规定的定编定岗,“精兵简政”要从领导层自身下手又谈何容易。而越是这些领导挤成一堆的政府部门,工作就越难以开展,因此形成工作上的落后或滞后,当然不可避免。
改革目前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精简机构和人员无疑首当其冲。显然,要解决好12个局长管不好“一只”狗的问题,如何让这臃肿的领导层“瘦身”,恐怕是绕不过去的问题。因此,推进机构改革,制定行政机关编制法,以法治“编”,实在是不能再迟缓了。